經常有剛進入工程行業的新人咨詢小編各種問題,但恕小編資歷尚淺,無法系統地為大家答疑解惑。偶然看到下面這篇文章,雖然是個人觀點難免偏駁,但卻很能反映眾多施工單位一線人員的親身經歷。文章觀點刀刀見血,拳拳到肉,盡可能地還原了工程行業真相。也歡迎大家到文章底部參與留言討論,說出你的親身感受。
本人2008年從學校畢業,混到今日坐上了總工的位置。其中有苦有樂,有悲有喜,在這里給想來工程建設領域的新人一點忠告,首先本人不會詆毀國有工程單位,也不會刻意貼金。只是從過來人的角度平鋪直述,免得新人們悔一輩子,或是來來去去給單位造成損失。
國企
1.國企工程單位和私企工程單位性質不同,可以說是法律盲區:簽約時條條框框應有盡有,實際工作時全拋腦后。你在這里不要講人權和法律,這是中國國有施工單位的特點,從這一條可以看出你適不適合來這。
“允許范圍”
2.中國的工程是感情和政治工程。當然質量是在允許范圍內,啥叫允許范圍?中國的設計都是超飽和設計,0.2~1.0的系數(根據部位不同,分項分部工程會有所變化),工程上的所謂偷工減料的基礎就來自此處。你要有一定的工程知識和豐富的經驗,以及人際交往能力才能會偷,不至于出現重大事故,給公司造成損失不說,自己的前途毀了。
工作環境
3.工作環境。不用說艱苦,偏遠。這一條你受不住就不要來了。在這里同其他行業不一樣,用直白話來說就是水很深!在國有施工單位要求成為正式工的條件是本科,土木科班出身的一般到達現場是干技術,即所說的技術員。在這兒里你會有很深的失落感,第一你覺得大學四年白上了,第二測量、實驗多為臨時工,你會有時發現自己還不如他們過的愜意。因為現場技術員要承擔來自多方的壓力:領導的派系壓力,監理和臨時工的感情壓力,下屬作業隊的利益壓力,自身同事間的工作競爭壓力。。。許許多多的種類。這就決定了這個行業的特性:你沒有關系,沒有背景,想在這灘深水里游上岸,可以說是比登天還難。
用人
4.國有工程單位是追逐效益最大化的集體。他可以決定你的一切收入的高低,可以決定你醫療、養老、退休金的多少。這一切都隨著利益多少而變化。這里是法律的盲區。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擔任技術員,但是同時要干資料員、測量員、采購員的任務,工資卻只是一個人的,這就是利益最大化的體現。工程三大件:人、機、材,人是價值最小方。在國有工程單位里更甚之。我當技術員時,總工最愛說的就是:愛干就干,不干就走。我們XX(龍頭局)最不缺的就是人。當時很反感,但現在我到了這個位置發現就是這么回事,這不是有意為之,而是中國工程是一項政治任務和經濟任務。我現在也會對新人這么說,有一走了之的,也有默默忍受的。其實我們前兩年不怕新人來了走,就怕老技術骨干走,工程單位說白了是靠資歷和經驗說話的地方。但現在公司調整策略,減少本科生的錄入(說實話也沒多少人來),加大中專、技校生的人數,不怕來了走呵,因為這是按臨時工標準,對單位來說又減少了五險一金的補貼,何樂而不為。為何國有工程單位還要卡著本科這個門檻?原因是:首先,同行業競爭太厲害。我就知道不少人跳槽到其他局的。再次,土木本科對大局來說是施工資質的認證條件之一。所以說這里就是進來容易,出去難。
現狀
5.現狀。國有施工單位多為84年工程部隊轉職,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期,老人退的退,新人跑的跑??梢哉f跟許多私企的待遇都沒法比(這里待遇不單指工資,指全部的保險和福利)。且說因為是國有和單位兵轉工這種特質,使其里面的官二代和子弟現象較多,且關系復雜。這兩年進來的更多,風氣反不如我畢業時。所以說能力一般的,沒有背景的做到我這個位置就知足吧,起碼來說不用受苦錢也夠花。當然,這是像我這種安于現狀的無志之人。同樣,我身邊還有好多有志青年,是在這里淘金取經,在這里學習經驗,準備獲得中級職稱再考取國家注冊一級的證件來個天高任鳥飛。不過,在這里要提個醒,不是所有的證件都是可以隨便抵押的,當然,你最多也只能抵押兩個一級證件。依據個人情況來定。比如國家注冊一級安全的證件,這個證件叫證隨人走,第一責任人。明白了嗎,不能說太透。。。
感受
6.個人感受。干的時間久了,連上網說話都是寫論文和施組的手法,自己都覺得無奈。國有工程單位基本就是這樣,當然,這里面的水很深。。不是可以言傳的。。說白了,不是項目經理級的人物在這里,屁都不響。至于兩地分居,婚外情,沒有假期、找小姐,下館子、行受賄等等這些不光彩的現象就不細說了,這不是這里特有的,這是現今社會的共性,不是國有工程單位的特性。說明一點就是,你自己才是決定的因素。我不拒絕你來,也不反對你走。我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總工。我只是一個過來人,有人覺得喜歡這種地方,鍛煉人。也有人覺得來這種地方是浪費人生。蘿卜、白菜各有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