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PPP狂熱、盲目跟風
在國家對PPP支持和鼓勵的政策下,PPP的狂熱正甚囂塵上,很多工程建設企業堅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戰略方向,積極投身于PPP業務的發展,甚至將核心競爭力定位于PPP業務。我們看到,那些地方財政好的地方政府,并不是那么熱衷于PPP模式,反倒是一些地方財政狀況差的地方政府,推出了大量的PPP項目,對工程建設企業而言,尤其是民營企業,在PPP模式上一定要量力而行、謹慎對待:選好項目,爭取早一點退出;選擇財政狀況好的地方政府項目;對于沒有運營收入作保障的PPP項目要謹慎。PPP狂熱、盲目跟風,會使一批沒有核心能力的施工企業失去許多機會,走向失敗。
10、盲目國際化、血本無歸
從波蘭高速公路項目索賠到中國鐵建沙特麥加輕軌項目巨虧,到緬甸密松水電站項目擱置,中國企業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埋過大單,也吃過大虧;大名鼎鼎的韓國三星工程公司,2013年在美國和沙特阿拉伯的大型項目出現嚴重虧損,搖搖欲墜的海外業務導致三星工程的整體盈利水平轉贏為虧,近10年以來第一次出現利潤赤字,造成同期公司股價大跌,公司高層人員大動。近兩年,工程建設企業國際化、“走出去”風頭正勁,尤其是民營企業、中小型工程建設企業,如果不對國際市場環境進行深入分析,不斷梳理、總結、深化海外經驗,盲目的國際化之會讓企業迅速步入死亡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