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是貫徹落實綠色低碳循環要求、提高建筑工業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是穩增長調結構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重要舉措。為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在鋼結構這個建筑細分行業,十二五期間,特別是近兩年鋼結構行業相關產業政策暖風頻吹,政府出臺了對行業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多項政策。
回顧鋼結構行業產業政策
2007年,建設部頒布《“十一五”期間我國鋼結構行業形勢及發展對策》,提出“十一五”期間繼續堅持對發展鋼結構鼓勵支持的正確導向與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推廣與擴大鋼結構的應用,促進建筑鋼結構應用推廣和持續發展;發揮鋼結構重量輕、強度高、抗震性能好的優勢,到2010年,建筑鋼結構的綜合技術水平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鋼結構產量目標達到全國鋼產量的10%。
2009年,國務院發布《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盡快完善建筑領域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結合提高抗震標準,研究出臺擴大工業廠房、公共建筑、商業設施等建筑物鋼結構使用比例的規定,修改提高地震多發地區建筑物、重點工程、建筑物基礎工程等用鋼標準及設計規范。
2010年,住建部發布《建筑業十項新技術》,鋼結構技術包括:深化設計技術、厚鋼板焊接技術、大型鋼結構滑移安裝施工技術、鋼結構與大型設備計算機控制整體頂升與提升安裝施工技術、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住宅鋼結構技術、高強度鋼材應用技術、大型復雜膜結構施工技術、模塊式鋼結構框架組裝、吊裝技術等。
2011年,住建部發布《建筑業十二五規劃》,提出:鋼結構工程比例增加。推動重大工程、地下工程、超高層鋼結構工程和住宅工程關鍵技術的基礎研究。
2013年,國務院1號文件《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推廣適合工業化生產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等建筑體系。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廣鋼結構在建設領域的應用,提高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建設領域鋼結構使用比例,在地震等自然災害高發地區推廣輕鋼結構集成房屋等抗震型建筑。
2014年4月8日,住建部發布[2014]45號文,批準部分鋼結構企業開展房建總承包試點;同年5月27日,批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為國家標準,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標志著中國的綠色建筑開始進入2.0時代。
2015年9月30日,住建部、工信部印發《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從“鋼結構和木結構建筑推廣行動”等10個方面部署了相關任務。同年11月4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促進企業拓市場增效益,其中要求結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等,開展鋼結構建筑試點。同年12月24日,住建部發布《關于北京東方誠國際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等27家鋼結構企業開展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試點的通知》,探索解決鋼結構專業承包企業在承攬工程過程的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