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制定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制度,加強內部進項稅發票歸集和管理。“營改增”試點開始之后,涉稅職責不僅在公司財務部,更向市場經營、物資采購、工程管理、企業管理部門擴散,對企業稅收事務的多部門協同及專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進項稅發票的認證時間為180天,應避免因內部流程不暢、發票傳遞延誤或人為拖延報賬造成的損失。
六是對現金流的籌劃。進銷稅額不匹配問題會導致納稅義務提前,增大企業現金流出的壓力。因此,現階段,應逐步加強對應收賬款的控制。在項目投標階段,要對項目的可行性和資金的到位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投標以后,要明確保證金的返還時間與方式。可以成立催收小組,及時催要工程款和工程保證金。另外,還應加強資金預算管理,監督項目資金流動,并進一步提高資金歸集度,同時也要對資金使用程序進行嚴格規范,避免資金使用的浪費。由于“營改增”并不會“一刀切”,企業要及時關注最新的稅務動態和政策,用足用好過渡期的稅收優惠,為企業的現金流爭取一定的空間。
七是會計核算體系的籌劃。“營改增”實施后,一般由總部匯總下屬分支機構向法人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增值稅,企業的會計核算體系應加強對增值稅的稅務管理和統籌。為根本解決進項稅不能完全抵扣、區域稅負不均、整體稅負增加的問題,企業應逐步過渡到法人集中財務管理的會計核算體系。
現階段,企業應加強對自身業務流程、供應商名冊的梳理,與主管稅務機關做好各方面溝通協調工作,爭取更多的稅收優惠,減輕過渡期的稅負增長壓力。同時,與上下游企業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積極應對并化解“營改增”導致的稅負轉嫁問題及其他各類隱性風險。“營改增”對企業來說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它對企業的組織架構、經營管理能力、信息化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應以更積極的態度借此規范內部管理、整合各項資源、提高全員業務素質、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