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地產調控政策放松,商業綜合體、旅游地產開發腳步放緩
從2003年8月12日,國務院頒布《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開始,到2014年9月30日,中央人民銀行聯合銀監會下發通知正式松綁“限貸”,11年間,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共計出臺了70余項重要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主要集中在土地、金融、財稅、行政四個方面,政策出臺之多、密度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在這十余年,全國商品住房成交均價漲幅為145%,京滬穗深杭等5城市商品房價平均漲幅達220%,其中,北京房價漲幅最高,為259%。令人感到矛盾的是,政府對房地產密集調控的這十余年間,正值中國房地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房地產的調控并未因調控加碼而逆轉,而是繼續延續普漲格局,房地產并未跳出“越調越漲”的怪圈。
其實,無論是限貸,還是限購,都表現為行政手段干預市場交易,都違背了市場規律的運作。目前中國已經走上市場經濟的軌道,商品交易的價格從本質上說只能是由買賣雙方通過不斷地博弈來決定的,政府的干預通常會扭轉這種市場博弈,雖然可能會收到短期效果,但從長遠的發展來看,必然會損害市場機理。違背市場規律,必然會適得其反。從今年中央到地方政府的樓市松綁政策也可窺見這一原理。
房地產業在長達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后,在2014年進入了低谷,樓市持續低迷,成交量不斷下降。2014年1-9月 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額49227億元,下降8.9%,降幅與1-8月份持平。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10.8%。與此同時,截至9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57148萬平方米,比8月末增加988萬平方米。
從房地產開放商拿地節奏可以看出房企對市場的判斷。今年前三季度,排名前十的大開發商中有8個的新增土地儲備面積同比去年縮減,其中中海、保利同比去年“腰斬”,萬科、恒大下滑70%以上,而最保守的則是世茂地產和綠城,分別下滑90%和100%。排名前十的萬科、恒大、保利、中海、綠地、萬達、碧桂園、世茂、綠城、融創10 大房企,除3月份和8月份拿地量同比正增長之外,其余均為負增長。
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對相關產業的拉動系數是1:2.86,即100億元房地產的投資,將拉動相關產業286億。前文就提到房地產的低迷直接導致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銳減,從而造成政府投資的放緩,這對于受投資驅動的我國經濟是很大的打擊。因此,二三線城市的各地政府相繼出臺了樓市松綁政策,除了放松限購、限貸政策外,還涉及到普通住房認定標準、稅費支持等多個方面。截止目前,僅剩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和三亞這樣的特殊城市仍在堅守限購。
9月30日,央行和銀監會也做出了回應,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正式給房貸“松綁”,加大了金融對房地產行業的支持,不僅從“認房又認貸”轉為“只認房”,還開了三套房貸的口子,給予自住型購房需求較大力度的支持。
今年中央乃至各地政府實施的所謂的一系列“救市”政策,實際上都是對多年來實行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糾偏。無論是放松限購,亦或是放松限貸款,都是在向市場調節回歸,減少行政上的干預,更多的讓市場充分發揮調節的作用。
雖然相關政策已經出臺,但政策的體現還要有一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來實施、運作,房地產市場的走向,至今亦尚不明朗。
除了長期政府干預政策給房地產行業帶來的積重難返的副作用外,中央反腐力度的持續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家們對投資前景的判斷。
自2013年起,中央打出了一系列“反腐拳”,不僅波及到了住宅地產的發展,旅游地產、高端酒店業的經營也受到 不小的沖擊;從房產交易量、市場反饋來看,“紅領階層”購房量大幅減少,旅游地產、高端酒店業也較往年蕭條。
2013年6月,開業才一年之久的青島黃島凱賓斯基酒店因經營不善撤出青島。作為歐洲最古老、唯一獨立運營的豪華酒店管理公司,凱賓斯基一向對選址非常謹慎,自開業以來,一直經營慘淡。凱賓斯基的失敗原因很復雜,既有西海岸客源難以支撐的原因,又有厲行節約大背景的影響。國際酒店管理領域的另一巨頭希爾頓,基于對市場形勢不明朗的判斷,在近兩年來在國內也未大舉開拓市場。
從這幾家高端酒店巨頭國內的經營狀況也可看出,受公費出游、公款招待等項目進一步減少的影響,酒店對公銷售收入較去年減少很多。中央一系列“反腐”政策在給高端酒店業、連鎖酒店巨頭帶來低營業額的同時,讓房地產開發商也陷入看不清市場發展動向的境地,放慢了其開發房產、商業綜合體、旅游地產的腳步。
建筑裝飾行業作為房地產的下游產業,兩者有著唇亡齒寒的關系。樓堂館所、商業綜合體、住宅等既是房地產 行業的內容,也是建筑裝飾行業的細分市場。受房地產低迷拖累,2014年建筑裝飾行業產值的增速必然受到影響。
實際上,一切阻礙交易、增加交易成本的政策都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因此,今年樓市限貸、限購雙雙松綁,房地產政策向市場回歸的積極效應將日益顯現。而且多位業內人士分析,更多的新政策將會出臺,比如減免交易稅費等。因此,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持續放松應當可以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