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首個專門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建的留院觀察區(簡稱“留觀病區”)在深圳光明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簡稱“中山七院”)悄然誕生。該臨時留觀病區位于中山七院二期項目建設用地,位置空曠、通風良好。病區共四棟,是雙層臨時病房,為箱體式結構,每個病房長6米、寬3米。 2月13-15日,廣田幕墻項目團隊,積極響應醫院建設需求,支援中山七院留觀病區鋼結構主體施工搭建,確保其順利投入使用。
中山七院是深圳市“重點發熱門診”醫院,承接著光明區及周邊市民的發熱門診和疑似病例留觀重任。臨時留觀病區總建筑面積為6321.38平方米,包括留觀病房區、檢驗區、醫護辦公區和醫護生活區,涵蓋100張床位,設有發熱病人100%核酸檢測、多學科醫護人員隨時待命,在治療過程中若發現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將轉送至深圳市定點收治醫院。現階段,搭建完畢的臨時留觀病區陸續啟用,替代之前的簡易發熱門診。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留觀病區
據了解,自1月23日廣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后,深圳市光明區立即響應疫情,迅速部署防疫工作,當晚就在中山七院建成了臨時發熱門診,在全市最先啟用。與此同時,全區召開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會議,決定按照搶險救災工程標準規劃建設臨時留觀病房。臨時留觀病房投用后可集中收治光明區留觀病例,降低正常就診患者和醫務人員感染風險。為實現高標準建設,光明區集中設計、建設、醫療等領域人才科學、合理規劃。由參與過“非典”抗擊戰的建設團隊和醫療專家主導建設,工程自1月24日動工,開始平整和硬化場地工作。
▲廣田鋼結構搭建施工
從接到命令到全面啟用,留給建設人員的時間只有13天,而給予廣田幕墻團隊的施工時間僅有3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加快施工進度,廣田緊急調動各項資源,在確保設備和人力不掉隊的前提下,晝夜趕工,全力以赴,最終在2天內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
其間,在廣田項目團隊施工時間段,恰逢深圳暴雨,對施工焊接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難,所有工人臨時原地待命,隨時抓住雨停間隙快速施工。由于參與留觀病房建設的一線工人難免存在與發熱患者接觸的可能,這也為施工管理提出了極大挑戰。施工期間,項目管理人員要求工人務必佩戴好防護口罩,每日施工前測量體溫,施工前做好每日疫情安全交底,對所有工人住所進行每日消毒,安排好專人給工人做飯,以避免外出就餐造成傳染風險,安排專車分批接送工人上下班等,為保證施工人員安全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防護措施。
截止2020年2月19日上午10:00,深圳累計確診人數已上升至416人(數據提供:國家衛健委)。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留觀病區的交付使用,將有效加強深圳市醫院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硬件資源。不僅如此,廣田集團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在疫情爆發之初就向羅湖區捐贈300萬,定向用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病毒無情人有情,抗擊疫情,廣田一直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