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一句常被企業掛在嘴上的口號,企業要么將它看作是一種公益慈善的義務,要么僅從企業持續盈利和發展的角度來制定戰略。這就使很多時候,企業將其看成一種成本,而不是作為企業社會公民的立場來考慮可持續發展的意義。真正能夠理解并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核心戰略,并為社會創造出共享價值的公司,鳳毛麟角,并不多見。
當然,也有一些企業在做著積極的嘗試,四川一名集團的下屬企業一名微晶就屬于這樣的企業。一名微晶從高耗能、高資源依賴的合金產品做起,探索了原料生態、產品環保、生產循環的循環經濟發展新路徑,實現了原料的廢物利用、技術的創新發展、生產廢棄物的零排放及產品的市場追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企業社會責任。在實踐中,一名微晶借助國際先進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路提供給中國企業很好的指導和思路,使自身具備了國際化的視野,同時結合中國市場與社會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企業發展戰略。
成立5年來,一名微晶一直在努力建設一個以社會需求為原點,基于公司業務創造企業與社會共享價值的可持續發展體系。這個體系需要清晰、高效地與企業內外部機構連接,同時又最大程度基于業務本身來創造社會價值,滿足社會需求,參與社會公共事業,甚至推動企業的創新與發展。一名微晶一直都在尋找真正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公司戰略結合起來的方法。
持續創新中轉型
企業的價值鏈勢必影響眾多社會問題,也被社會問題所影響。如自然資源與水利用、健康與安全、工作環境、工作場所和公平待遇等。社會問題可在企業價值鏈中制造出經濟成本,創造共享價值的機會由此而生。環境績效的重大改善,往往可以通過應用更好的科技就能達到,甚至可通過改善資源利用、流程效率與品質來節省整體成本。
一名集團曾經是雅安當地最大的鐵合金企業,依靠在鐵合金領域的技術積累,從瀕臨倒閉的鐵合金小廠起步,依靠工藝創新、管理創新,降低了生產成本,成長為行業領軍企業。
鐵合金生產是能源、資源和排放的大戶,對生態系統也具有一定的破壞性,環境代價巨大。在達到一定的發展水平后,如何實現轉型升級,成為擺在決策層面前的現實問題。為此,一名集團通過主動淘汰落后工藝、收購先進生產線、延伸產業鏈等方式,從裝備、工藝到產品線的徹底革新,正式開始向合金領域的高端轉型升級,并在行業內形成了難以復制的競爭優勢。
盡管如此,在國家日益重視環境保護和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一名集團清醒地認識到要有更大的發展,就必須順應社會發展潮流,走上生態環保、循環經濟的道路。通過創新發展循環經濟,以此來促進產業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于是一名集團開始了轉型“擇業”之路——發展循環經濟,成立一名微晶,利用合金產業的廢棄物,生產零排放的市場緊缺的微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