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首屆“滬汕設計論壇”在文定生活廣場舉辦
“他們的成就既是他們個人的驕傲,更是這個城市的驕傲。汕頭市裝飾行業協會的裝飾設計師,就是給我們這個城市帶來驕傲的人。”——這是汕頭市裝飾行業協會陳維會長曾在談論汕頭市裝飾行業特色與發展前景時所說的一段話。
素有“百載商埠”之稱的汕頭,設計人才遍佈世界各地,作為遠東最大都市的上海,其創意設計亦是走在國內的最前沿,因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的稱號,更為上海室內設計界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6月10日,陳維會長特地率該協會設計精英代表們赴上海考察“取經”,并出席了由文定生活家居創意廣場與《當代設計》雜志聯合主辦的首屆“滬汕設計交流論壇”,也是緣于增進與上海同業交流和共同發展的初衷。上海室內裝飾行業協會的曹榮昌副會長及劉澄華秘書長聞訊趕來,歡迎來自遠方的同業精英,《當代設計》名譽總編黃小石先生亦受邀主持本次論壇。
這場論壇于6月10日下午三時半在文定生活家居創意廣場的二樓設計師會所內舉行。一直致力于打造成為海峽兩岸三地知名設計企業的聚集地及國際品牌家居展示銷售中心的文定生活家居創意廣場自成立以來,就吸引著不少國內著名設計企業入駐,一些知名設計師在這裡找到了他們理想的設計辦公場所。同時為推動國內創意產業發展,會所還經常舉辦各種主題設計論壇活動,繼4月第三屆上海國際設計節作為分會場成功舉辦“兩岸室內設計創意人才合作論壇”之后,這次又舉辦首屆滬汕設計交流論壇。
現場,黃小石先生由汕頭飲食文化談起,引入了本次論壇的開場白。文定生活創意廣場肖浩升總經理首先致辭感謝汕頭及上海設計精英的光臨,在對文定生活廣場做了一個簡短的介紹之后,他熱忱邀請設計界的朋友入駐,共創雙贏,并表示會力爭多舉辦此類增進業內交流有意義的活動。
上海室內裝飾行業協會的曹榮昌副會長代表該協會對上海室內設計界近幾年的發展作了簡要概括,他還說,設計產業帶有強烈的時尚性,因此要求室內設計人才的知識面要廣博,這樣才會融會貫通,才有創新。另外,從政府的角度還提出了設計產業化的發展方向構想,希望室內設計能夠體現帶動整個產業發展的作用,諸如本年度設計節與建材展的聯動,已作為設計節的重要部分等。
“潮汕昔,皇宮起”,這是潮汕民間描述汕頭建筑特色的一句俗語,接下來,汕頭裝飾行業協會陳維會長就汕頭的建筑歷史展開了一番闡述:作為著名經濟特區之一的汕頭,30年代的時候已有小香港的名號,尤其是隨著當時外領事館的相繼設立所帶來的西方的一些文化、建筑與裝飾藝術,特別是精美的老社區建筑,整個建筑規劃是按照巴黎首都的規劃來進行建設的,可謂是巴黎的縮略版…陳會長的娓娓道來,讓大家仿佛穿越了時空,置身于其間。
汕頭裝飾行業協會鄭少文副會長在會上談到:潮汕工藝美術在中國可能走得比較前沿,汕頭設計師做設計也比較精細,正因為關注太多細節,可能會導致作品整體感有失大氣,希望能學到比較具有國際性的水準,多提意見。
“汕頭在全國同行裡是較先發展的,為什麼現在會有被潮流拋棄的感覺?”接下來的該協會李仕鴻副會長的一番發言引發了在場設計師的思考:我們應該怎麼樣更好地承擔起傳播潮汕文化的職責,更好地把潮汕地域文化特色的裝飾設計在同業當中展示出來?
黃明強設計師對能參加此次交流活動深感榮幸:每看到當代設計這本雜誌就會很喜悅,當時國內很難得有這樣高品質的雜誌作為設計的指導,能讓我們增加一些新的設計概念和受到新的啟發,能讓我們在設計水準上有一些提升。
連偉健副會長對主辦方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臺表示感謝:通過今天的交流聽到很多老師很多前輩的一些心得和觀點,感覺收獲挺大的,這次真的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的,希望接下來還有機會多學。
陳木文理事談到了汕頭的工藝美術:包括漆畫、木雕、陶瓷、刺繡等很多工藝都有很長的歷史淵源,具有豐厚的價值;他表示,作為設計行業的責任就是把地方文化做好,此次特地推開其它事情到上海來,向各位老師請教學習。
會上,鄭少文副會長對汕頭非常有代表性的建筑圖片進行了講解,通過PPT圖片的播放,大家對潮汕地區建筑及汕頭市裝飾行業協會也有了進一步瞭解。從圖片中得知,潮汕地區是因文化的交融而產生了獨特的建筑風格的,因為融入了一些殖民文化,所以中西合并的現象也比較明顯,記得1858年恩格斯曾這樣評價汕頭:“唯一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其海洋文化特色可見一斑。同時透過圖片,也反射出協會對老建筑及潮汕工藝美術文化保護的進一步呼吁,鑒于此,協會成立十年以來做了不少公益活動,包括幫助一些貧困的地方建學校,在先后被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評為“30年行業發展突出貢獻者”和榮獲中國室內裝飾行業貢獻獎的該協會陳維會長的帶動下,全體會員以飽滿的社會責任感,做了很多務實的工作。該協會也因此被評為了全國5A級的行業協會(5A級在行業協會當中是級別最高的),協會不少會員屢獲國家級或區域性專業大獎等殊榮,獲獎作品包括浙江的奧華電氣辦公大樓、廣州國際會議中心、大連羅斯福國際商業中心、某海關關史博物館等等。
上海設計師代表也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號稱“室內設計評論家”的滿登設計師對設計界的雷同化現象表示惋惜,他說,很多設計師作品沒有一個理論支撐,導致他的作品文化沒有根,表示特別欣賞汕頭設計師提出來的“設計一定要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一定要有民俗和民風”。
設計中有杰出表現的臺灣設計師趙牧桓談到:設計沒有區域性,設計是你想做一件非常杰出的東西很重要的一個動力,它能使我們去突破;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有很深的文化素養,很幸運也因為中國的大發展給了我們機會。
老家在東北、擅長風水的設計師賈八辦說到:我感覺設計水準想要進步,第一點要在思想上改變,所以我一直把風水融合到設計中去,設計可以實現任何行業的思想,把它轉換成現實,風水也是一樣如此。
兼做工業設計的臺灣設計師林英二談到了設計業的傳承:“未來全世界設計力量來自中國,未來中國一定是全世界設計師的大本營,希望前輩們能花點時間教導大陸設計師,讓他們進入專業職場之后還能接受到專業充分的再教育。”
臺灣室內資深設計師梁敏川仍覺得負有一種責任感:“臺灣的設計界能夠走上一個軌道,很被尊重,因為有規范來約束。”他還說:“擅用減法的作品容易讓人接近和接受,要學會走到圖片外的空間尋“靈感”。”
丘博云設計師對國內室內設計界跳躍式的成長表示欣慰:“想要做好設計是不簡單的,經驗、閱歷各方面都要結合得好,汕頭的同行們有這種精神到上海來看,是非常好的,相信汕頭也會有一些世界知名設計師的作品,大家可以彼此分享。”
曾在大賽中獲獎的設計師章進說到:“隨著上海城市裝修行業的成長而成長,這個行業從不規范走向規范,對比外面的作品,各有所長,更有值得我們設計師去學習的地方。”
其間,黃小石先生也提及了一些他的觀點:“現在地產商結合了世界精英所產生的作品,沒有留點空間給業主來發揮,在設計裡面需要增加更多的生活內涵;另外,地域文化非常重要,是傳統的一部分,但還是要把它現代化,用現代的這種精神表現出來,才會在國際上引起注意。”
整個論壇交流精彩紛呈,在一片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會后設計師們都感覺受益匪淺,又繼續進行了更深入的交流。他們認為,通過這樣的交流,能讓他們相互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彼此都會有進步,并希望多進行一些類似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