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指導,中國建筑防水協會、中國建設報社主辦,北京龍陽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建筑地下防水與建筑安全高峰論壇”,于2012年5月26日在京舉行。中國建設報社社長、黨委書記、總編輯劉士杰主持會議。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中國建筑學會秘書長徐宗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中國建筑防水協會理事長朱冬青分別為大會致辭。
建筑地下防水關乎建筑安全,建筑安全關乎社會穩定。當前,國內建筑地下防水滲漏率居高不下。據統計,中國建筑地下防水滲漏率高達80%以上,多年來居高不下,地下工程作為建筑物的基礎,長期遭受水的侵蝕,對建筑安全造成巨大危害。為了引發社會對“隱蔽型”工程建筑地下防水的重視、關注建筑地下防水與建筑安全的關系、探尋國內建筑地下防水高滲漏率的解決途徑。
北京市政府專業顧問、奧運領銜專家楊嗣信先生、中國防水協會專家委員張玉玲女士、中國建筑學會防水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專家委員葉林標先生、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季元振先生分別做了主題發言。
北京龍陽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了本次論壇,公司董事長王偉將在本次論壇上發表重要演講,系統闡述公司十余年專注建筑地下防水,直面高滲漏率的產業痼疾,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科學總結出的“6+1”建筑地下防水系統保障標準,為中國建筑地下防水本質回歸,為中國建筑質量安全提升,提供了科學的方案。
會上各位專家學者在認識上達成了共識。首先,建筑防水,尤其是建筑地下防水對建筑安全至關重要。建筑地下防水質量好壞直接反映建筑地下結構品質的優劣,同時做好建筑地下防水也是一項關乎節能環保大戰略的重要事業。因此,做好建筑防水,延長建筑物的使用生命是最大的環保,也是最大的節能。
第二,建筑地下防水用于建筑,一方面肩負著部位建筑基礎和地下結構的重任,另外一方面具有埋置地下不可逆轉的體質。建筑地下防水對建筑壽命要求更高。室內、室外等其他部位防水,無論是結構主體防水還是其他防水層防水或者是體系防水,都應該實踐與結構相結合。
第三,做好建筑地下防水一定要遵循剛柔相濟,結構為主的原則。堅持以結構自防水為主的剛柔相濟的方針體系,各防水層不應相互依賴,簡單疊加,而應有機結合,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建立系統的防水體系。
第四,加強建筑防水的教育宣傳,讓全社會都認識到建筑防水的重要性,要傳播正確的防水觀,糾正錯誤的建筑防水認識和做法,不但要讓結構師和工程師了解防水基礎,也要讓普通老百姓有建筑防水的知識和意識,使他們成為建筑防水工程的監督者。在這方面,廣大媒體具有不可體的作用。
本次論壇邀請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日報、光明日報、人民政協報、科技日報、中國改革報、中國環境報、中國質量保、中國建材報、鳳凰周刊、中國房地產報、21世紀報道、北京日報、北京電視臺、北京晚報、新京報、中國對外貿易建設科技施工技術、中國房地產業、中國建筑防水、新華網、央視網、中國防水網等新聞單位。
出席會議的嘉賓還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常青;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副主任張志新;中國建設報社社長助理李建鋼;中國建筑業協會材料分會會長劉洪祥;北京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梁新;北京城建科技促進會常務副理事長王建明;北京建筑物資協會防水分會常務副會長鄒仲元;中國貿促會中國對外貿易理事會副秘書長楊復強;《中國房地產業》雜志社執行總編田勇;《施工技術》雜志社社長張可文;《建設科技》雜志社副總編古春曉、全國房地產總工俱樂部秘書長施云飛、全國建筑生態職能技術發展推廣中心秘書長李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