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顏茂昆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顏茂昆10月13日表示,當前,社會誠信缺失問題非常突出,并通過大量訴訟案件反映出來,是人民法院案件大量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他指出,人民法院必須通過審判工作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社會道德體系建設。
最高法13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若干意見》并答記者問。
顏茂昆介紹,《意見》第九條為鼓勵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普遍崇尚的基本價值,通過倡導訴訟誠信促進誠信社會建設。
要依法保護、鼓勵誠實守信的當事人,不讓講誠信的當事人在訴訟中吃虧;依法制裁、譴責不講誠信的當事人,決不讓奸猾失信之人通過訴訟占便宜。
要堅決防止、依法懲處各種出于非法目的,虛構事實提起訴訟或濫用訴訟權利,故意逃避法律義務,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權益的惡意訴訟和虛假訴訟等行為,嚴肅處理偽造證據(jù)、當庭撒謊和濫訴、纏訴等行為。
就中國法院怎么通過審判工作具體加強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顏茂昆表示,當前,社會誠信缺失問題非常突出,各種假冒偽劣、坑蒙拐騙、弄虛作假、爾虞我詐現(xiàn)象,危害十分嚴重。社會誠信問題也通過大量的訴訟案件反映出來。社會缺乏誠信也是人民法院案件大量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顏茂昆指出,人民法院必須通過審判工作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社會道德體系建設。要通過審判,弘揚社會正氣,鼓勵誠實守信,懲罰失信行為。在刑事審判中,要依法嚴懲各種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有毒有害食品、制售假藥的行為;在民事審判中要依法制裁各種民事欺詐行為;在執(zhí)行工作中建立失信被執(zhí)行人黑名單制度,解決執(zhí)行難問題。
他強調,要堅決防止、依法懲處各種出于非法目的、虛構事實提起訴訟,或者濫用訴訟權利、故意逃避法律義務、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利益的惡意訴訟和虛假訴訟行為。要通過鮮活的案例,向社會廣泛、深入地宣傳,使公眾認識到:無誠信者不受法律保護,無誠信者必須付出代價,進一步促進社會誠信水平的提高。
中國建筑裝飾協(xié)會經2007年全國整頓和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業(yè)協(xié)會聯(lián)系辦公室批準并在其指導下 ,成立了行業(yè)信用評價辦公室,有序開展行業(yè)信用評價工作,對公裝企業(yè)、家裝企業(yè)、幕墻企業(yè)進行專業(yè)的信用評價。該評價已成為行業(yè)最權威的評價體系之一。
更多內容+全國建筑裝飾行業(yè)信用等級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