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躍:乘《綱要》東風,建立健全裝飾行業信用體系
記者:在《綱要》的指導下,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對建筑裝飾行業的信用體系建設的部署規劃是什么?
張京躍:其實我們協會從2007年開始就接受國家商務部的授權委托開展了行業信用評價工作,經過6年的運行,2013年協會發布了新的《裝飾行業信用評價標準》和《建筑裝飾行業信用評價實施辦法》,2014年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進一步規范企業信用評價管理,對引導企業樹立誠信經營意識和提高企業信用風險防范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我們也要看到,行業信用體系的總體設計還不完善;市場信用法規制度還不健全;覆蓋全行業的征信系統尚未形成,特別是行業內包括上下游企業的不良信息披露系統還未建立;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抓緊去解決。所以,我們要乘《綱要》發布和實施的東風,從四個方面建立健全建筑裝飾行業的信用體系。
第一,以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完善行業信用體系建設規章制度。比如,建立信用信息分類管理制度和各信息平臺的聯動機制,實現信用信息的分類、動態管理;構建征信服務體系,制定信用報告使用和管理規范;等等。
第二,完善行業信用標準,建立全方位、分層次的信用評價體系。優化完善公裝、家裝企業的信用評價標準,完善建材企業和設計機構的信用評價標準。依托國家的自然人信用建設,建立完善從業人員在行業活動中的信用記錄,包括企業法人、企業高管、設計師,項目經理,職業經理等,推廣使用職業信用報告,引導職業道德建設與行為規范。
第三,委托中裝新網平臺,建立行業信用信息系統。利用中裝新網的技術力量和平臺優勢,加快推進建筑裝飾行業信用信息系統建設,建立并完善行業信用信息的記錄、整合和應用,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的良好運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四,構建行業信用體系運行機制,推進信用建設成果應用。成果應用是建筑裝飾行業信用建設的最終目的。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建立建筑裝飾行業信用“紅黑榜”,加大對守信行為的表彰和宣傳力度,建立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通過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實現行業內部、上下游行業、各地區的信用獎懲聯動。
記者:基于這樣的部署規劃,協會推動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下一步工作計劃是什么?
張京躍:為了更好的推動行業的信用體系建設,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會從四個方面著手:
首先,我們要健全組織保障。協會秘書處將設立“中國建筑裝飾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委員會”,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對行業各領域、各地方的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指導、督促和檢查,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金融機構以及其他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機構的溝通聯系。
其次,繼續做好信用評價工作。加大信用評級工作的覆蓋面,將“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行業百強企業”、“幕墻100強企業”、“優秀企業家”等評定認證,也納入行業信用評價體系。同時將進一步加大裝飾材料企業參加行業合格供應商的信用評價工作。
然后,繼續加強評價結果應用。對評價結果,通過協會網站、雜志以及相關主流媒體進行宣傳。加快推進建筑裝飾行業信用建設成果應用,推行信用報告制度,使守信企業在行政審批、市場準入、資質評定、融資貸款、招標采購等方面得到便利和優惠。
最后,積極做好誠信企業推介活動。一是要做好誠信成果發布與經驗交流活動。我們將認真組織企業進行誠信建設案例分享和成果發布,通過協會網站、雜志以及相關主流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推動建筑裝飾行業形成崇尚誠信、踐行誠信的社會風尚。二是發揮好誠信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協會將組織開展誠信企業專題宣傳活動,在協會網站和雜志開辟誠信企業風采展示專欄,把信譽度高、社會責任感強的誠信企業向社會公開推介,樹立誠信典范。另外,協會也將開展“全國典范信用十佳企業”和“全國優秀誠信企業”的宣傳表彰活動,宣傳誠信典型事跡,展示誠信企業形象,樹立誠信施工典范,讓企業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使誠實守信成為建筑裝飾企業的自覺追求。
記者:協會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工作和部署達成什么樣的目標?
張京躍:我們確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建筑裝飾行業信用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覆蓋全行業的征信體系基本建成,信用監管體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務市場體系比較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全面發揮作用。全行業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意識普遍增強,行業發展信用環境明顯改善,市場和社會滿意度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