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部署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構筑誠實守信的經濟社會環境。《綱要》特別指出,要以工程建設等領域為重點,加快推進相關行業的信用體系建設,為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以下簡稱中裝協)在建筑裝飾行業推行的信用評價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綱要》是我國首部國家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專項規劃,是對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的政策落實。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對增強社會成員誠信意識,營造優良信用環境,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促進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綱要》指出,到2020年,要實現信用基礎性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基本建成,信用監管體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務市場體系比較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全面發揮作用。
為確保目標的完成,《綱要》圍繞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等四大重點領域,明確了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密切相關的34個方面的具體任務,并提出了加強誠信教育與誠信文化建設、推進信用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完善以獎懲制度為重點的社會信用體系運行機制等三大基礎性措施,以及強化責任落實、加大政策支持、實施專項工程、推動創新示范、健全組織保障等五方面的支撐保障工作。
《綱要》強調,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按照“政府推動,社會共建;健全法制,規范發展;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強化應用”的原則有序推進。
《綱要》助推裝飾行業信用建設
在《綱要》明確的34個方面的具體任務中,多個任務對我國建筑裝飾行業的信用體系建設有指導意義,比如工程建設、招標投標、政府采購、企業誠信管理制度、勞動用工等。其中工程建設領域信用建設備受裝飾行業關注。《綱要》指出,要加快工程建設市場信用法規制度建設,制定工程建設市場各方主體和從業人員信用標準;建立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評價結果與資質審批、執業資格注冊、資質資格取消等審批審核事項的關聯管理機制;完善工程建設市場準入退出制度,加大對發生重大工程質量、安全責任事故或有其他重大失信行為的企業及負有責任的從業人員的懲戒力度等。
同時,《綱要》還提出,要推進社會組織誠信建設,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信用建設中的作用,加強會員誠信宣傳教育和培訓。
建筑裝飾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筑裝飾工程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對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中裝協是我國建筑裝飾行業唯一的全國性法人社團,集中了本行業經營規模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企業,范圍覆蓋了公裝、幕墻、家裝、專業設計機構、裝飾材料企業等多個領域。中裝協有責任和義務,也有資源和能力做好建筑裝飾行業的信用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