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四載風雨兼程,深圳寶安國際機場T3航站樓及配套設施最終以完整的形象亮相,機場新標識亦首度“曝光”,該標志由新航站樓造型“蝠鲼”(蝠鲼是種一般體平扁,寬大于長軟骨魚類,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被當地人稱為“水下魔鬼”)和深圳機場集團中英文組合而成。期間,“水下魔鬼”連闖行業驗收及仿真演練關卡,獲新機場啟用“準生證”。
10月25日,深圳機場及其配套設施順利通過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行業驗收,本次航驗為期三天,主要針對航站區站坪工程進行驗收。通過行業驗收,標志著深圳機場T3航站樓已具備民航機場運營條件,可按照原定計劃于十一月完成轉場。
T3航站樓繼25日行業驗收后,于翌日舉行了轉場前最后一次大規模綜合演練。與此前兩次演練相比,此次演練更注重“實戰”。新航站樓自下午一時三十分起,陸續迎來兩千五百名來自全市各區的模擬旅客,擬為前兩次演練所暴露問題的“終驗”,全程仿照真實出、入港程序,還啟用真機以測試登機程序。本次演練意在全面檢驗機場各類設備、服務保障及應急處理等能力,為日后航站樓投入使用奠定技術基礎。
作為深圳待人接客的第一張靚麗名片,T3航站樓以其獨特的造型,精致的裝飾,人性化的設計炫耀登場。中建三局裝飾有限公司參與施工的三層主指廊為國內、國際出發旅客登機必經之路,在三次演練中接受了九千余名市民的審閱,經了解,集成控溫、播音和消防一體的異型空調樹及大面積雙曲結構內表皮(屋面吊頂系統)獲得“旅客”好評。同時,后續由中建三局裝飾施工的航站樓內橡膠盲道也在本次演練中亮相。目前,該項目于十一月轉場前還須接受深圳市消防局的消防終驗,中建三局裝飾將秉承優質服務業主、高效完成任務的工作態度全力配合驗收。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T3航站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