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階段BIM技術的應用
(1)利用BIM技術對施工質量與進度進行控制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用BIM與數碼設備相結合,實現數字化的監控模式,更有效地管理施工現場,監控施工質量,這種模式使現場管理人員不用把大把的時間用與現場的巡視監控上,還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現場實際情況的提前預控和對重要部位、關鍵產品的嚴格把關等準備工作上,這樣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相應減少管理人員數量,還可以幫助管理人員在盡早發現并制止質量問題成為現實。同時,還能使工程項目的遠程管理成為可能,使項目各參與方的負責人都能在第一時間了解現場的實際情況,給現場管理人員檢查現場巡視的時候提供了便利。
(2)數據共享,協調管理
BIM可以提高施工預算的準確性,可以對預制加工的支持,可以有效地提高設備、材料參數符合的準確性和施工協調管理。因此充分利用BIM的共享平臺,可以真正實現信息互動,高效管理。
①BIM提供的施工預算的準確性,BIM模型被譽為參數化的模型,因此在建模的同時,各類的構件就被賦予了尺寸、型號、材料等等的約束參數,由于我們的BIM是經過可視化設計的環境反復驗證和修改的成果,所以由此導出的材料設備數據有很高的可信度,應用BIM模型導出的數據可以直接應用到工程預算中,為造價控制、施工決算提供了有利的依據。以往施工決算的時候都是拿著圖紙在量,現在有了模型以后,數據是完全自動生成,所以對我們做決算、預算的準確性大大提高了。
②BIM的預制件加工,因江蘇大劇院室內裝修工期緊、加工場地小,施工階段各工種間施工工作面矛盾將非常突出,使用BIM技術后,我公司會將大量的構件,如GRG板、大理石、木飾面、門窗、鋼結構、機電管道等進行工廠化預制后再到現場進行安裝,運用BIM導出的數據可以極大程度地減少預制構件的現場測繪工作量,同時還有效提高了構件預制加工的準確性和速度,使原本粗放性、分散性的施工模式變為集成化、模塊化的現場施工模式,從而很好地解決了現場加工場地狹小、現場制作困難、加工質量難以控制等等問題,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高了關鍵作用。
(3)BIM技術使施工協調管理更為便捷
信息數據共享、四維施工模擬、施工遠程的監控,BIM在項目各參與者之間建立了信息交流平臺,尤其像江蘇大劇院這樣一個結構復雜、系統龐大,功能眾多的建筑項目,各施工單位之間的協調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有了BIM這樣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可以使業主、設計院、施工總承包、各專業分包、材料供應商等眾多單位在同一個平臺上實現數據共享,使溝通更為便捷、協作更為緊密、管理更為有效。
我們切實感受到了此項技術帶來的品質和效益的提升,這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使用BIM的決心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