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39米穹頂高度,棋盤施工推進工期
新疆大劇院2013年3月動工,2014年6月底,金螳螂一分公司總經理陶文浩點將王曉東區域進場,施工八區抽調南京、內蒙古、山東威海幾個項目部的精兵強將共同奔赴新疆大劇院項目部。金螳螂負責二標段門廳施工,施工面積8500平方米,其中新疆大劇院穹頂達39米,是國內最高的,而工期僅有70天。疊加的困難就像巨大的挑戰橫跨面前,但是項目部也有“克敵神器”——強大的深化設計團隊。工程部經理余水是深化設計出身,他參與并帶領著這批實力深厚,深諳設計深化的人員,以專業的功底跨越障礙。
大面積的多曲面GRG門套是本工程的控制難點,針對空腔走道門套,項目部對面層GRG進行三維結構分析,整體下單,然后根據造型對現場鋼架進行聯合下單,做到前場后場成品化施工,有效改善現場施工秩序,縮短施工周期。針對39米空腔走道穹頂,項目部根據GRG造型對鋼架進行設計,后場預拼合格后在現場進行分段切割,便于在滿堂腳手架中穿插吊升,然后與母體結構焊接固定,保證與GRG完美結合,凸顯工程亮點。
由于頂部沒有施工平臺,320噸鋼構GRG等材料全部由人工吊裝到達頂部,在39米的高空,班組人員做起了“空中飛人”。由于現場施工安全管理到位,施工過程中無一例安全事故出現。
據現場負責人余水、沈文忠介紹,現場施工他們采用棋盤理論:人員調配均按分軸分層進行,一軸到五軸頂面鋼架施工的同時,六軸安排GRG材料安裝;六到十軸GRG材料安裝時,對十軸以后GRG已完成的部位進行頂面彩繪;彩繪在十軸到十五軸施工時,對十五軸以后腳手架已拆除部位鋪設地面石材。整個施工現場形成一個立體施工結構,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多工種同時交叉、有序作業,形成棋盤。既節約了人工成本,又加緊了工程進度的推進。
新疆大劇院 中央大廳效果圖
工期短,就需要有效調動人的積極性,項目團隊成員在此方面深有體會,在班組施工管理方面,他們樹立優秀標桿班組,切實地推動了班組的整體進步。與此同時,材供部門同事時刻繃緊一根弦加緊后場跟蹤,分公司材供人員加班加點積極配合,保證了大部分內地材料的及時進場,順利推動工期。此外,公司董事長倪林等高層領導多次親臨工地指導,為項目施工提供寶貴意見,給項目順利完工提供了有力支撐。
奮斗在新疆,高強度的工作,超負荷的運轉,執著于內心的信念支撐著他們。在新疆的沙漠,他們與藍天、白云為伴,他們用金螳螂人的一抹微笑詮釋了金螳螂的氣魄與責任。美國作家海明威說,“人不可以被打敗”,在困難面前,金螳螂人用他們的肩膀扛起了工程中的不可承受之重,他們是勝利者,工程人眼中的英雄。
黑格爾曾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在中國西北邊陲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在烏魯木齊、喀什、克拉瑪依、庫爾勒、阿克蘇、伊寧、霍爾果斯口岸,金螳螂“譜上了一個個躍動的音符”,這音符會乘著金螳螂快速的發展步伐在新疆、在全國、在海外,奏出更和諧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