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工序樣板制,變被動式管理為主動管理:在實際管理中,返工整改容易造成施工人員情緒對立,返工后質量不如第一遍質量;特別是大面積的質量問題,考慮成本、員工情緒等綜合因素,大多是不了了之,這些問題也是一直以來困繞許多施工單位質量管理的難題。而工序樣板制徹底解決了這一怪圈,主要辦法是:每道工序施工前,由技術好的作業員工在相對隱蔽位置做質量樣板,經過班組--質量檢查員--項目工長--項目經理檢查,并確認后方可大面積施工。工序樣板制主要目的:A、明確以后施工質量需達到的標準;B、發現以班組目前技術力量施工本工序將存在的質量問題隱患,在大面積施工前進行解決。C、找出大面積施工時需重點控制的方法和角度。D、此樣板為各級質量檢查的唯一確定標準,避免因檢查標準不統一導致施工質量參差不齊
6、細化質量管理流程:在每道工序施工過程中,質量員對施工質量及時監督檢查,發現質量問題及時用記號筆作出標識,并注明整改要求,督促班組及時整改;在每道工序一個檢查單元完成以后(以房間或樓層為一個檢查單元),在班組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填寫《單元工序質量檢查記錄》,質量員進行檢查,檢查率100%,檢查合格后報生產經理抽查,抽查率不得低于80%。如果檢查不合格,在檢查部位注明不合格原因,下發書面的《質量整改通知單》,并按質量處罰條款進行處罰,限期整改合格后進行復查。嚴格執行關鍵的交接檢。同時上道工序的班組長自檢合格后,報項目質檢員,質檢員組織下一道工序的班組長進行檢查(班組內部同樣適用,班組內部換人檢查),檢查面積和部位100%;下一道工序班組長檢查合格后,由質檢員、生產經理共同進行驗收,檢查合格后,檢查率不低于80%,辦理《工序交接記錄》后報請項目經理抽查,抽查率40%;抽查合格后由項目經理簽署工序交接記錄,方可轉入下道工序進行施工,主要的目的是做到上道工序不清,下道工序不接,從而明確了上下工序間的質量責任,以免將上一道工序的質量隱患轉入下一道工序,造成質量隱患累加,以及造成不可控的質量返工。
Tips: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環境(Environment)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危害識別和風險控制是HSE管理核心所在,作為以研發設計為龍頭的EPC工程公司,晶宮裝飾惠生工程始終堅持“工藝安全管理(PSM)”和“行為安全管理(BSM)”并重,積極引入HAZOP、LOPA和SIL等工藝安全分析方法,抓住工藝過程的本質安全;建立并動態優化覆蓋惠生工程項目實施全過程的危險源識別、控制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