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滿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這段出自王維《苦熱行》中的詩句,恰如其分地描繪了夏日山東省會濟南肆虐的熱浪。在這樣的酷熱下,承建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簡稱十藝節)主場館部分裝飾工程的山東富達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富達裝飾)的項目部工作人員卻沒有時間休息,他們頂高溫、戰酷暑,日以繼夜,奮戰在工地上。
山東省會文化中心
在山東濟南西部新城城市功能主軸北側,山東省會藝術中心大劇院(簡稱大劇院)的“花容月貌”已初現,三座相依為鄰類似穹廬的橢圓形現代建筑在陽光的映照下,閃射出變幻莫測的熠熠光華,在劇院周圍郁郁蔥蔥的綠植的陪襯下,道路、水面、高架步行系統環繞,高低起伏的景觀空間將人的視線引導至建筑,大劇院在景觀間若隱若現,仿若在山水之間浮游。北臨大劇院的又一富達裝飾在建工程——濟南市圖書館(簡稱圖書館)呼應著大劇院,同樣閃爍著耀眼光芒,奇異的建筑造型像極了寶石的切割面,它們是鑲嵌在濟南西部新城的兩顆明珠。同時建設的還有與大劇院遙相輝映的位于經十東路的山東省美術館(簡稱省美術館),造型奇特卻不乏穩重,將濟南市南為山,北為城的格局巧妙融入到建筑中。
山東省會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美術館、圖書館和群眾藝術館組成的“一院三館”以及東部的省美術館構成了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會場,這其中,富達裝飾承建了大劇院、省美術館、圖書館這三個工程的部分裝飾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富達裝飾在設計上求新求變,在質量上精益求精,以精湛的工程設計,優良的施工技術,科學的管理模式,克服了施工過程中的重重困難,在贏得社會認可的同時,更為十藝節奉獻了一份珍貴的禮物。
“美麗中國夢,多彩十藝節。富達裝飾很榮幸能承建十藝節主場館的重要裝飾工程,富達人不怕困難,不畏高溫,奮力拼博,是為給公司樹立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為十藝節奉獻好的工程。”富達裝飾董事長于明杰說。
認真負責 協作攻克設計關
2012年5月,富達裝飾山東省會藝術中心大劇院項目開工伊始便遇到了很大困難。法方設計師和北京設計院只是提供了工程的初步設計,富達裝飾承擔了深化設計。由于大劇院工程造型別致,飾面材料新穎,施工工藝要求高,在深化設計過程中,難點接踵而至,但在富達裝飾設計院、工程部、總工辦的全力配合下,合力完成了深化節點大樣設計,并根據甲方要求在重要部位做實體樣板,然后交由法方設計師敲定。在此期間,法方設計師不斷對大劇院的細節進行優化,樣板方案歷經多次修改才最終敲定。
山東省會文化中心大劇院
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靈魂,設計單位能否正確貫徹執行國家經濟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有關強制性技術標準,落實節能和環保措施,做出最佳設計,不僅影響工程的速度和質量,也將長久地影響到投產和交付使用后的綜合效益,同樣影響裝飾分包單位的綜合效益。深知這一道理的富達裝飾,在各部門的努力支持與協作下,用一絲不茍的態度將主場館項目中的設計難點一一攻克。
2013年3月,富達裝飾中標山東省美術館項目,承接省美術館第四、五層、地下室及地下餐廳近9000平方米的內裝工程。工程中標后,李宣永經理就帶著項目部人員開始籌劃施工前的各項工作,但進入施工現場后,發現圖紙與實際不符,設計單位只根據建筑圖紙以梁底為吊頂極限標高,未考慮梁高及設備的安裝空間,吊頂造型與各設備完成后末端對接不上,甚至出現了裝飾圖紙上的設備數量與安裝設計圖紙設備數量不符的情況。了解到這個情況后,項目部立即開會商討辦法,請求甲方組織各方對接圖紙,在總包安裝單位無法提升標高的情況下,項目部根據設備的極限標高,調整裝飾設計標高及施工方案,繪制圖紙讓甲方確認,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盡最大的努力保證施工質量、進度及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