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玻璃變身 安裝難度未變
在玻璃幕墻部分,菱形玻璃幕墻施工是一大難點,首先是它的節點復雜,施工難度大,其次是菱形玻璃的安裝非常困難。
山東煙臺牟平文化中心夜晚效果圖
菱形玻璃的原設計規格為6米×3米,富達裝飾向全國玻璃廠商征詢,結果是沒有一家能夠生產這種規格的產品,再把征詢對象擴及世界知名玻璃廠商,仍遲遲沒有結果。困惑中,一位美國華裔設計師提醒說:“這種玻璃我們美國都做不了。”富達裝飾項目團隊、設計院這才改變思路,跟原設計單位及甲方協調,建議把菱形玻璃改為兩塊3米×2.7米的三角形玻璃,并在中間加設不銹鋼拉鎖,這種拼裝方案最終得到了對方的認可。
變身后的菱形玻璃雖為2個三角形,但每個三角形玻璃的體重仍很大,安裝難度沒有減小。今年6月份,在安裝牟平文化中心門口處的玻璃時,10多天過去了,玻璃安裝面積不足300平方米。項目部趕快停下來研究,購置了真空電動吸盤設備,采用汽車吊加真空吸盤進行吊裝,因操作空間問題,每安裝完兩層玻璃后再向上搭設腳手架,最上部的玻璃采用汽車吊與導鏈配合進行安裝,這才保證了施工進度按計劃向前推進。
一煩惱一菩提。張士海坦言,在他20多年的施工生涯中,牟平文化中心幕墻工程是他遇到的困難最大、挑戰最多的項目。同時,他也相信,這個產值逾億元,體量達到8萬多平方米的幕墻項目讓他收獲了諸多“如意”,比如,這個項目增長了他對大工程、難工程的施工管理經驗,也為富達裝飾爭得了榮譽。
目前,由富達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達裝飾)承建的山東煙臺牟平文化中心幕墻工程施工已近尾聲。前來施工現場視察的牟平區黨政領導們吃了一驚,他們發現這個昔日體大面多的“怪物”如今已被裝扮得姿態端方,渾身透著靈氣,正展現出設計師在圖紙上所描繪的“玉如意”效果。這讓他們相信,富達裝飾團隊確有巧奪天工的實力。
指掌如意舞,心中天花落。在近一年的施工工期內,富達裝飾團隊在“帶頭大哥”張士海的領導下,不怕苦、能攻堅、善創新,從細化施工方案、優化施工工藝,到大膽應用新材料、新技術,均做了大量細致且富有成效的工作。
鋼結構圖紙有誤 施工條件差
牟平文化中心占地275畝,建筑面積5.3萬平方米,外形似“如意”,主要包括劇場、規劃展館、活動中心、科技館、圖書館、書城等功能場所,是牟平目前投資最大的單體文化設施。
在工程中標后不久,張士海項目團隊就開始籌劃施工前的各項工作。去年12月份,在牟平文化中心的鋼結構還沒成形時,他們就向土建單位索要土建的鋼結構圖,結果發現圖紙和現場不符。“了解這個情況后,項目部立即開會,決定派技術人員到現場對每一個板塊進行實測實量,后來還發現有鋼結構漏項的情況,這對我們的施工而言,又增添一項新挑戰、新內容。”張士海介紹。
該工程鋼結構主要包括采光頂鋼結構、菱形裝飾骨架和穿孔鋁板鋼檁條等。除采光頂鋼結構為焊接H型鋼外,其余鋼結構主要采用矩形鋼方管制作。這些型材制作加工的難度不大,主要難度在于鋼檁條的安裝,因為在鋼檁條開始安裝前,土建施工單位的塔吊已經拆除,富達裝飾團隊不得不自己想辦法解決。
針對工程的主鋼構跨度大,他們根據不同區域的鋼構具體情況,分別采用小汽車吊、200噸汽車吊和220噸汽車吊以及結合人工加手拉葫蘆等措施進行吊裝。“這種情況增加了我們的施工成本,好在我們租用機械設備時正值租用淡季,沒有更多地增加我們的施工難度和資金壓力。”張士海說。
穿孔鋁板幕墻 放線費時1個月
據張士海介紹,從今年4月中旬開始,在穿孔鋁板幕墻施工時,單純的放線工序就用了1個月時間。
根據設計要求,2個大區鋁板造型分別由13個和16個小面組成,每個小面由若干組鋁板構成,每個組又由9塊或18塊不規則形狀的三角形穿孔鋁板組成。鋁板的安裝采用橫、豎、拉對角3個方向的開縫方式。這樣的設計具有縫隙分明、層次感極強的外觀效果。但對于施工而言,要實現這樣的外觀效果絕非易事,它要求每個小面必須放線準確,鋁板安裝縫隙控制精準,尤其每個面內龍骨分格偏差必須控制在幾毫米以內,且每個小面與相鄰小面均為通縫,這就造成每個面均與其他面存在關聯,更增大了施工難度。
牟平文化中心是一個不規則的多面體,它的放線比直上直下的樓宇建筑難度高很多。張士海說:“因為工程的板塊太多,再先進的放線儀器也用不上,我們只得放棄平常使用的經緯儀,采取土辦法作業,先是費盡周折,找出節點,固定主線,但放線時又發現,鋼絲容易下垂,只好在打點時打了更多的點,確保放線的直度。”
說著容易做著難。尤其到了5月份,他們在幾十米高的空鋼梁架子上放線時,站立都很困難,更何況有浩浩蕩蕩的海風時時襲來……一個月后,項目的放線工序終于完滿結束,沒有出現一例安全事故,這才讓神經緊繃的張士海露出嘴角上的笑意來。
菱形玻璃變身 安裝難度未變
在玻璃幕墻部分,菱形玻璃幕墻施工是一大難點,首先是它的節點復雜,施工難度大,其次是菱形玻璃的安裝非常困難。
菱形玻璃的原設計規格為6米×3米,富達裝飾向全國玻璃廠商征詢,結果是沒有一家能夠生產這種規格的產品,再把征詢對象擴及世界知名玻璃廠商,仍遲遲沒有結果。困惑中,一位美國華裔設計師提醒說:“這種玻璃我們美國都做不了。”富達裝飾項目團隊、設計院這才改變思路,跟原設計單位及甲方協調,建議把菱形玻璃改為兩塊3米×2.7米的三角形玻璃,并在中間加設不銹鋼拉鎖,這種拼裝方案最終得到了對方的認可。
變身后的菱形玻璃雖為2個三角形,但每個三角形玻璃的體重仍很大,安裝難度沒有減小。今年6月份,在安裝牟平文化中心門口處的玻璃時,10多天過去了,玻璃安裝面積不足300平方米。項目部趕快停下來研究,購置了真空電動吸盤設備,采用汽車吊加真空吸盤進行吊裝,因操作空間問題,每安裝完兩層玻璃后再向上搭設腳手架,最上部的玻璃采用汽車吊與導鏈配合進行安裝,這才保證了施工進度按計劃向前推進。
一煩惱一菩提。張士海坦言,在他20多年的施工生涯中,牟平文化中心幕墻工程是他遇到的困難最大、挑戰最多的項目。同時,他也相信,這個產值逾億元,體量達到8萬多平方米的幕墻項目讓他收獲了諸多“如意”,比如,這個項目增長了他對大工程、難工程的施工管理經驗,也為富達裝飾爭得了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