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家具以舊換新或本月登場
目前,北京市已出臺一系列關于垃圾回收與處理的政策,其中備受家居行業關注的“家具以舊換新”政策也或將于近日出爐。
相關閱讀 |
武漢家具“以舊換新” 按2%折價消費者嘆不劃算 |
北京家具以舊換新或7月出新政 |
家具股成抗跌生力軍 以舊換新激行業新前景 |
家具“以舊換新”恐成變相促銷 |
據相關媒體報道,北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北京市商務委主任盧彥日前表示,北京市“家具以舊換新”政策將于7月正式對外公布。
據盧彥介紹,該政策將參照家電以舊換新的經驗,目前已經制定完畢。至于該政策將以何種形式對消費者進行補貼等相關細節,有關方面并未透露。
事件緣起
管理層接力吹風家具新政
就在今年初,商務部和北京市商務委曾先后明確表態,要推廣家具以舊換新政策,其目的主要是為今明兩年大量的政策性住房提供家裝的便利與實惠。
此后,據可靠消息人士透露,包括藍景麗家、居然之家等京城老牌賣場,都分別被北京市商務委就此事進行約談。
據傳,當時市商務委除了是為了解家具市場的真實情況,以及讓這些賣場對“家具以舊換新”發表意見外,另一目的則是對他們進行摸底測驗,以便從中挑選首批試點賣場。
此后不久,京城家居業便掀起了一輪為保障房大施優惠、倡導家具“明碼實價”等風潮。“商家這些舉動的確為消費者帶來了實惠和方便,同時它也為賣場獲選首批試點單位增加了籌碼。”從事家居行業公關工作十余年的呂先生告訴記者。
政策難點
價格不透明 補貼難制定
殊不知,該項政策的實施相比家電“以舊換新”困難得多。的確,以前家居產品價格混亂,導致消費者不得不為虛高部分埋單,而它也同樣影響著家具“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
據某知名賣場總經理楊女士介紹,此前各品牌都有自換價簽的權力,加上部分賣場疏于管理,很容易導致銷售人員私抬售價。
以楊女士管理的賣場為例,雖然該賣場早在今年年初就實施了自行擬定的“以舊換新”活動,但還是避免不了商家私設門檻,“忽悠”消費者只有買最新款正價產品才能參與活動。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明碼實價”為“以舊換新”肅清了道路,但遠不夠徹底。因此,單單憑此很難取得政府方面的認可。
根據記者近4個月來的觀察,實施“明碼實價”的絕大多數家居賣場,其家具價格雖都有不同程度的縮水,但從表面來看,其實只是各品牌把售價進行了“統一”。
說到“實價”,楊女士表示,由于賣場方面無法獲知各品牌家具的出廠價,因此對他們的利潤點更不清楚。從這一層面來講,除非目前家居行業能達到家電行業的價格透明程度,不然,政府給“以舊換新”的補貼就很難制定。至今,家居行業圈內也未聽說過與之相關的任何風聲。
家具定制多 價格難掌控
如果說賣場在“明碼實價”的實施上至少擁有主觀能動性,那么涉及家具產品先天存在的定制性特征,任憑賣場能耐再大,也很難將所有不同尺寸、做工、用料等要素相結合的家具進行細致監管。對于政府來說,這是實施“以舊換新”最難攻克的難題之一。
“這組樣品柜在北京地區的統一價是9800元。”受各賣場有關“明碼實價”的強化培訓,如今但凡在京城具有規模的家居賣場內詢價,大多都會得到銷售員類似這樣的回答。
如果消費者提供了自己所需要的柜內格局及尺寸,銷售員又會說:“原本加一米多收2000元,但如果涉及格局甚至材質要求的話,就得視情況而定了。”言外之意就是,其售價已不受賣場認定價格所管控了。
值得注意的是,業主的房屋大小、設計風格千差萬別,因此上述家具定制的情況自然屬于普遍現象。這一點與家電產品相去甚遠。
“同一品牌的同款電冰箱,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不會因消費者需求單一定制,價格自然也相對統一,這樣一來與其相應的補貼也就更好制定。”上文所提的呂先生告訴記者,相比之下,且不說家具品牌比家電品牌多上千倍,僅其材質、風格,尤其是做工,即便是行業的老人也數不清,價格自然也就更難掌控,更不必提補貼的擬定。
據他所知,如若把以上問題進行梳理,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而商務委年初時提出這一構想之所以延期至今沒有落實,和家具的特征、繁瑣有很大關聯。
賣場數量多 檔次差別大
據悉,按照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補貼直接由政府給廠商,且該項政策的實施范圍是全國,這就簡化了與家電廠商商榷的難度。而本文所說的“家具以舊換新”政策,實施范圍只在北京區域內。
“撇開北京十幾家品牌家具廠商,剩下的絕大多數來自南方。即便通知他們,獲取認同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業內人士說。據了解,目前北京范圍內的多數家具廠家都未參與過該政策的研討。
業內人士表示,在北京范圍內,大型家電賣場只有國美、蘇寧和大中,三個平臺相差不大,各家電廠商的價格在全市范圍內也很容易實現統一,但家具賣場則不然,不僅數目眾多,檔次也相差甚遠。
同一品牌的家具,在較高端賣場每平米的租金至少比中低端賣場貴兩倍,而這自然導致銷售成本差距的拉大,售價也就產生了天壤之別。如此一來,“以舊換新”補貼的數額就顯得格外重要。
畢竟檢驗每個惠民政策是否可行的標準,關鍵在于老百姓愿不愿意買單。呂先生稱,一旦發生同品牌、同款式的家具在試點賣場獲取補貼后,仍不及小賣場便宜的事情,消費者百分之百傾向后者。
由此,原以“惠民”目的出發的政策必然會適得其反,甚至引得其他非試點賣場大打促銷戰,使市場陷于混亂。
業內聲音
未接到通知賣場與廠商“不樂觀”
“不太樂觀。”帶著“家具以舊換新”政策近期實施的消息,記者昨天采訪了多家賣場及家具廠商,得到的回應幾乎如出一轍。
具體原因除上文所述種種,最有力的證明便是,商務委非但沒有對之前的研討做出定論,近期也沒有再召開過相關會議。
據悉,根據家居賣場以往經驗,但凡有新政策實施,至少提前一個月就有消息放出來,如果“家具以舊換新”本月實施,現在多少會有些風聲,好讓大家有所準備。
但現在的情況是,任憑賣場和廠商堅持保障房優惠活動或自身的“家具以舊換新”活動,相關管理部門也不表態。
相關鏈接
多數賣場放棄“以舊換新”
2011年9月10日,繼居然之家首創家具“以舊換新”之后,京城眾多賣場紛紛效仿,然而受行業冷清的影響,以及各營銷策略的轉變,去年底,大多數賣場先后叫停了該活動。
雖然今年初北京市商務委公開表示,將會推出該政策,各賣場也都有心分一杯羹,但考慮到家具行業的特殊性,停止該活動的賣場并沒有急著打出回馬槍,而是靜觀其變,擇機再動。
據悉,目前堅持開展家具“以舊換新”的賣場只剩下居然之家、藍景麗家等幾個賣場。其活動方針幾乎都是,一件舊家具,無論其價值多少,都能換一件新家具,其補貼為新家具交款額的5%。
據居然之家統計數據顯示,從2011年9月10日至2012年5月20日,其北京五店家具“以舊換新”共計簽單30515筆,銷售額3.63億元,約占整體家具類銷售的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