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學子進百強 校企合作譜新篇——首屆“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空間與環境藝術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暨第二屆啟動儀式舉行
深圳市中裝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兆寬公布獲獎名單
熊兆寬:
掌聲不熱烈不宣讀,再熱烈一點。感謝李會長,感謝朱校長,感謝張校長。我先講幾句題外話,宣布獲獎名單是我搶過來的,本來我跟楊主任的角色是一樣的,也是主持,后來我說了,因為我最討巧的宣布獲獎名單,這個肯定高興。大家注意誰要對我好一點,我就聲音大一點,響亮一點。
非常高興今天來北京建筑大學,今天我們來北京建筑大學,有兩個體會:第一個體會——來晚了,我們當時在北京的活動,為什么當時沒有在北京建筑大學呢?因為楊老師沒有跟我說過,北京建筑大學的男同學帥,女同學漂亮,女同學漂亮,我覺得是我非常高興的,希望以后我們過來,楊老師不要把漂亮的女生藏起來,就像男生一樣都展示出來。第二個,原來我們頒獎活動想在另外一個更大的場合舉辦,但是這是咱們楊主任爭取過來的,而且我們也希望在明年大賽當中北京建筑大學起到更大的作用。今年的大賽,我們要選擇一個有特點的高校,而且要符合中央勤儉辦會的原則,所以在北京建筑大學做這個活動。第三個我要講的是,這次大賽我們深圳市中裝是全程戰略合作伙伴,我們收獲很多。剛才楊老師講了,實際上有好多的百強企業跟高校建立起了密切聯系,但是我覺得以前所固有的聯系還是頑強的模式化和松散化,我們中裝這一次做的活動跟高校聯系已經完全成型了,我們通過大賽,跟全國的三所高校,一個大家知道就是南京藝術學院,我們已經跟南京藝術學院成立了江蘇設計營銷和管理研究中心。報告一下張校長,我們跟北建大,跟楊老師也在醞釀合作模式,也基本成型,而第三個學校就跟天津美術學院,這三個學校特點都不一樣,尤其是北建大,因為以前我們確實不是很了解,通過楊主任接觸以后,可能百強企業老師還不太知道,你們學環藝的人都是全國通考,理科招過來的,跟一般的環藝不太一樣,一般的環藝學美術的多;第二個你們前兩門課是通課,有全部是上建筑學、結構,這跟一般的美術學、環藝學院不太一樣;第三個他們畢業的學生來自工學社,到了第三年之后可以考一級注冊建筑師,這個是一般的環藝的學校系沒有的優勢,這是它的特點。再有一個特點比較好,我認為除了學設計,要做設計工作之外,還要做管理工作,這是很有前途的,叫做設計管理項目管理,不僅僅可以做設計的項目管理,還可以做施工的項目管理。我舉一個例子,金螳螂是赫赫有名的,它那里80%的項目經理是學設計出身的,所以說我覺得北建大的學校是非常有特點的。所以我們中裝跟這個學校合作收獲有很大。最后一個我要講的題外話——大賽的連續性,去年,我記得有的高校老師還懷疑我們紅旗能打多久,你們為什么叫做首屆呢?干脆叫做2013,如果第二年辦不下去怎么辦呢?當時我們的董事長就宣布,我要更正一下我們展諾總的話,我們中裝集團不是贊助明年的第二屆,永遠贊助,而且我代表人力資源總監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也就是說我們今年年底就在北建大設點,專門招北京建筑大學的學生。讓你們高興的是,我們的工作的地方都是好地方,你要去深圳就去深圳,我們在深圳有設計院,愿意去江蘇,我們在蘇州、南京都有設計院,愿意去美麗的重慶,重慶有設計院,愿意去北京,那就太歡迎了,在海淀那個地方,過幾年直接在中關村西區,有2000平方的辦公室,全部是接納設計師的,所以說比較好。
我現在按照組委會給我的規定動作,剛才是自由發揮,現在是規定動作。我們從4月10號啟動以來,共收到參賽作品近千份,由評審團專家成功評選出148份優秀作品入圍,評選出特等獎3名,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85名,此外大賽還為網絡評選特別增設最受歡迎的作品獎5名,同時基于各大企業對設計人才的熱烈渴盼,大賽組委會特別邀請各大高校推薦600余份優秀作品,在其中推薦作品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優秀獎35名。
下面我代表大賽組委會宣讀獲獎名單。(附:首屆“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空間與藝術設計大賽獲獎名單)
主持人楊琳:
謝謝熊總,這么激動人心的獲獎名單。我們大家都知道本次大賽是在校的學生參與到這個活動,獎項經過組委會和評委會的嚴格篩選,而獲得的獎品是百強裝飾企業設計院的職位,所以在大賽的評選過程當中,通過與獲獎者的交流溝通,大賽組委會為他們配選了實習單位,下面我們有請深圳中裝建設集團副總人力資源老總趙海峰趙總為我們講解下面的配選的環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