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黃思達
院校:天津美術學院
編號:T14
作品名稱:建筑室內設計——詩意的棲居
指導老師:朱小平 孫錦
參賽形式:團隊
個人簡歷:
黃思達,男,就讀于天津美術學院。
姓名:馬 敏
院校:天津美術學院
編號:T14
作品名稱:建筑室內設計——詩意的棲居
指導老師:朱小平 孫錦
參賽形式:團隊
個人簡歷:
返回大賽作品頁詩意的棲居
——洛陽市洛南新區國寶花園文化休閑中心
洛陽的氣候特征:
【1】干旱
洛陽氣候干旱主要與年降水量有關,由于干旱的氣候,我們在設計中加入了一些親水的空間,關注了人的生理需要與心理需要。
【2】溫度
由于洛陽位于暖溫帶南緣向亞熱帶的過渡地帶,由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干旱,故設計中我們充分考慮了遮陽和保溫的需求,并且嚴格控制了建筑的體型系數。
洛陽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文化底蘊深厚,從東周平王動遷都隋唐,無數的帝王定都于洛陽。因此,我們的項目設計中引入了許多具有歷史文脈的具象形體,各種讓人們耳熟能詳的雕刻聚集在一起,構成了洛陽場所的特性,使人們在空間中得以立足,在現代的空間院落景觀中,各種具象的雕刻聚集在一起,充分調動了場所特性和空間氛圍,提供了十分親切卻又十分熟悉的空間場所,在這里,人們即保留了祖祖輩輩傳統生活的印記,對歷史的回應,又滿足了現代人十分豐富而復雜的功能需要。
理論運用[1]洛陽北魏雕塑的運用
舒爾茨認為各種具象的物體聚集在一起,由此產生了空間的特性,本項目在空間中點綴了一些洛陽的傳統石刻,如石辟邪和駝碑的玄武,這些傳統的古典雕塑曾經散布在老洛陽的民間,也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形象,代表了中國人傳統的文化心理。化整為零的設計理念建筑大師阿爾瓦阿爾托和塞爾特認為,小的建筑體量能夠容易讓人的心理產生親近感,所以他們都盡量在設計中避免讓過大的建筑體量直接暴露在人們面前。而且木質材料要比混凝土更容易產生親切感,我們的設計本著這樣的設計理念,在人們與建筑外觀接觸的地方都設置了與人體尺度相符合的木平臺或者木質的雨篷。而且各個建筑體塊之間用木廊相連接,讓三層的建筑體量始終不會暴露在人們面前,充分照顧到人對環境的心理需求。
該項目的構圖充分借鑒園林設計的理念,以景觀和自然為主,以建筑和人工改造為輔,同時要滿足人們現代生活豐富多樣的功能需求。故其建筑形態比較規整,建筑表面貼灰白色的混凝土幕墻板,整體色彩為高長調,十分單純優雅而且樸實,,沒有喧賓奪主。在規整的體塊上有木質的屋頂,類似于中國古典建筑屋頂的簡化卻又不失現代感
車行路線分析
停車空間位于建筑物的東北邊,由于洛陽位于北半球的暖溫帶,全年陽光位于南方,故建筑的北面是建筑投影區域,把停車位置于建筑以北有助于利用建筑的投影保護車輛少受陽光照射的危害。
休息廳木質雨棚對中國古典建筑空間虛實遞進的借鑒
中國古代建筑空間從室外的院落到室內一般是一種逐步漸進的形式,沒有陡然的空間突變,以南禪寺大殿為例,該建筑從院落空間,檐下空間,到廊下空間,最后進入室內空間,從虛到實,逐漸遞進,我們設計的休息廳從清水平臺露天到雨棚灰空間,再到休息廳,也是這種遞進的空間序列。
在現代的空間院落景觀中,各種具象的雕刻聚集在一起,充分調動了場所特性和空間氛圍,為洛陽的提供了十分親切卻又十分熟悉的空間場所,在這里,人們即保留了祖祖輩輩傳統生活的印記,對歷史的回應,又滿足了現代人十分豐富而復雜的功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