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變革中思考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問題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學術與教育委員會秘書長、中裝新網總編輯朱時均
朱時均演講全文——
朱時均:我發言前強調一點,我發言里所有涉及的數據,大都來源于官方發布的數據,有少量來源與我在企業調研中,獲得的企業數據,另一點,我在這里講看法認識的時候,所以觀點,僅代表我個人,所有對行業的看法,僅代表我個人,不代表今天的會議主辦方,也與我所工作的單位沒有關系。
最近一段時間,甚至一年半以來,凡是和我溝通的企業家,在溝通的過程中,大家問我更多的問題,是怎么樣,當然不是問我怎么樣,是問別的企業怎么樣,我們這個行業怎么樣,在語氣中,我認為普遍含著一種焦慮。具體怎么樣,我想先從一些感性的事說起,大家都知道,去年整個一年,我們裝飾企業想上市,到了證監會正式過會的企業,沒有一家過會,曾幾何時,我們裝飾企業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基本是上一家過一家,到名雕,沒有一家被否的,后來名雕重新過了,一直到維業上市,十七八家裝飾企業、類裝飾企業,還有十幾家與裝飾企業相關的企業,都過會了,而去年,一家都沒過會,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資本市場它不太看好我們這個行業。資本市場是最敏感的,他不一定是最全面的判斷,他是一種最敏感的判斷。
想上市的是這樣,那么上了市的又活得怎么樣呢?我告訴大家,去年春節前,那一段時間,我們上市公司的老板們不只是一個、兩個,都是在惶惶不安當中渡過的,至少有三家企業到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了以后,跟我打了一個電話,聊了聊,說我現在終于松了一口氣,我那個大股東的位置看樣子是沒什么問題。為什么呢?因為大家都羨慕上市公司的融資,我們上市公司都知道,隨便拿點股票去一質押就可以在銀行,在金融機構里面比較低成本的拿來十個億,八個億甚至二十個億的資金,大家很羨慕他。但是就是這個質押,在去年春節前,股市下跌的時候--其實大盤跌的并不多,從3500多點,跌到3100,就百分之十幾--但是我們裝飾企業的股票,很多是40%,50%,甚至腰斬,股價攔腰一刀意味著什么,如果僅僅抵押了你持有股票的三分之一,30%多點,當攔腰一刀的時候可能要求要把你所有股票全部抵押出去,因為一旦跌破你抵押價格,人家就要求你增加抵押物,或者是要拿錢贖回來。
我們真有一些老板把手上的股票基本上都抵完了,股價還在跌,這個時候怎么辦,他最潛在的風險是什么,大家知道玩股票的,人家可以通知你拿錢給我贖回來,你拿不出錢人家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給你平倉了。也就是說你不知道誰就是你的公司的老板了,你這個老板大股東的地位就沒有了。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可以下面看一組數據,在第一個是,我這列了2012年到2017年,我們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的狀況。這實際上我說一下,只列了2016年,因為2017年,年報還沒出來,只是有業績快報,業績快報跟年報是有差距的,多的我們也不看這么多,我們只看最先上市的三家企業。2016年,金螳螂的營業收入是196億,但是,兩年以前的2014年,它是206億,你看三年是發展還是負增長了。
我們再看第二名的亞廈,2016年是89億,但是倒回去三年,四年,2013年是121億,倒回去五年,2012年,95億,也就是說亞廈的2012年比它的2016年多,多多少我沒算。再看洪濤,2016年是28億多,但是倒回去五年,2012年是28億多,基本上回到了五年以前。大家都知道,這五年國民經濟的按我們政府發布的數據,平均是7個點以上的增速。如果把復合增長你算上,五年我們靜態的算,35,應該增加35%,再加上動態的那種復合增長率,第一年升5%,第二年升7%,這樣算下來,毛算一下應該增加多少,40%以上,國民經濟,再扣除物價的通脹,國家的統計是扣除了通脹的,我們這個數據是沒扣除通脹的。只有考慮通脹的因素,那么我們這些企業應該增加多少呢?至少是40%到45%,才能夠跟國民經濟頭部增長持平。如果是按45%,我們拿最好的,最穩健的金螳螂來說,我們以2013年來說,184億,加45%,大概應該是加80億,我們毛算一下,他應該到260億,才跟國民經濟持平。后面兩家都不說了,因為他絕對數字都是負增長或者沒增長,是不是說明一個問題呢?我們這個行業拖了國民經濟的后腿了,當然我們在座的可能有些人不服,他們增長的不行,我可增長的好。但是我還是相信,這個榜上的企業,都是我們行業當中最優秀的企業。
為什么是會出現這樣一個狀況呢?這是收入的問題,其實利潤比更慘不忍睹,我們說什么收入不行,我們效益不錯,不是,那個效益就更慘不忍睹,我說,你看第一名,金螳螂,它的2016年是16億凈利潤。它算是比較好的,這個凈利潤跟2013年基本上略微多一點點,第二家上市的,2016年是3.38億,但是它的2014年是10億多凈利潤,2013年是9億多,2012年是6億多,也就是說它的凈利潤,跟4年以前的40%都不到,大概是。洪濤呢,2016年只有1.19億,但是你看往后看,它最高的時候也是3億多,2億多,甚至五年以前也是2億多。下面的不說,其實大同小異,有個別剛上市的行業,這是不是說資本市場不給我們面子,是不是有道理的了,既沒有業績的速度的規模的增長,也沒有效益的提升,憑什么資本市場要跟你拿錢呢?
是我們這個企業家不行嗎?真的不是,我認識這些老板嗎?我都認識,我認為他們都是最勤奮最聰明的企業家。這些行業發展出現這種狀況,當然有企業自身的問題,但是更多的應該是說還是我們的生存環境出了問題。我們除了檢討企業自身的原因,我們也可以看一看,我們那個行業的生存環境,究竟有些什么變化。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會出現這種狀況,其他的數據我都不說了,就是說應收帳款增加了,好多企業的應收帳款,已經遠遠大于它當期的營業收入。也就是說資金鏈的緊張,大家也是可想而知的。
我們總結起來,我們行業當中的這些問題有哪些呢,共同的,第一,應收增速放緩,規模擴張乏力,第二,利潤下滑,經濟效益不好,第三,應收帳款大幅增加,資金鏈非常緊張,第四,我們也在嘗試轉型,但是轉型很艱難,收益,收效遠遠不足預期,為什么?是因為我們的生存環境確實是出了問題。
第一就是我們整個經濟,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下略)
這些是我們行業必須面對,但是我們很難解決的。另外還再提一點,現在的工程項目的運作模式,大家可能沒太注意,對我們裝飾企業形成了強烈的影響。我的判斷是什么呢?甚至影響到我們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的生存的可能。裝飾行業之所以是一個獨立的,嚴格意義上說,你說機電行業不大嗎?機電行業其實它的規模跟我們裝飾行業其實也是很有,有些階段真的很高,為什么沒有讓機電公司上市呢,為什么沒有龐大的機電產業呢?很多原因,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機電的這個行業一開始就是從總包商拿來的,甚至就是總包商的施工隊,我們裝飾行業為什么是獨立行業,因為從我們誕生開始我們就是跟甲方簽合同,所以我們有獨立,而現在呢,由于PPP,EPC等工程總承包,就導致大工程跟我們裝飾行業基本無緣,我們裝飾企業有實力能夠成為總包商的一個分包商,能夠忍受高額的管理費,從總包那分一根骨頭就已經很幸運的了。據我的調查,總包對于我們的管理費是多少呢?有20多個案例,最低12%,最高的22%,我們有那么高的利潤嗎?我們假如從總包五千萬拿過來,現在從甲方五千萬,從總包那五千萬拿過來一樣的,百分之多少,就是普通的15%是最多的,750萬給總包了,基本上我們利潤就沒有了。長此以往,我們這個行業的獨立性,它生存根基都可能受到動搖,這個東西是大家不得不面對的。
但是我們無能為力,我們只能想法規避和適應。我們行業當中的不利因素,我分析了,大概有這些,下面的問題,怎么辦?當然,簡單的說,回到我們今天主題,創新驅動、創新發展。
首先我們要堅定信心,堅定對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信心,這是第一。我們盡管遇到困難,我們中國經濟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我再舉兩個數字你就知道,一是城市化,因為我們城市化率不高,官方的統計數據,也就是說戶籍人口加常住非戶籍人口才5.7億,如果是純粹按戶籍人口十年來沒有太大變化,就是增加兩三個點,發達國家基本上就是70%以上,85%以上,城市化會催生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設施建設,住房設施需求,城市化率我們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是我們這個經過科學測算,可以有1300萬的農業人口可以轉為城市人口,可以拉動6億平方米的建筑,可以提升替代10萬億的規模,就是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什么呢?城市化的進程,我的理解是停止了,走不動了。改革開放,這些年來城市化率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的理解是走了半步,什么半步呢,就是讓兩億多的地地道道的農民成為了地地道道的產業工人,但是另外半步始終沒有走出去,讓農民成為市民,在城里面安居樂業。我經常說的一句話說,農民如果是,我們一年中央文件第一號文件都是農業,但是它全部思路就是讓農民到農村去發展,我們現在的農村的勞動力人口占總勞動力28%,但是創造的GDP是7%,你怎么發展?農民的富裕,農村的富裕一定是城市化,讓農民脫離土地,從事工業生產,從事現代服務業,但是這些障礙造成了我們城市化實際上是舉步維艱,所以我們現在很多經濟問題,也可以從這個視角,城市化進程邁不動了,另外,我們說服務業,我們的服務業到現在為止,只占比47%,發達國家一般都是70%以上,這個能夠還有很大發展,我們必須對政府的治國理政能力充滿信心。
我們一句話就是要相信政府,解決問題的誠意,相信政府解決問題的智慧,我們遇到問題,我們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一定會想辦法,他們是充滿智慧的,一定能夠解決。我們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制訂了一整套的改革方案,非常美,但是執行五年下來說實話有點差強人意,說明什么,說明改革阻力很大,我們十九大也開了,十九大有更大的篇幅描繪了我們改革開放,我估計在座的老板們可能都很難把它看完,我作為一個比較準專業人士,花了幾天時間反復讀,因為那里面好多的新詞匯,我終于弄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我剛才說,那我也相信我們政府在想辦法解決,我們要對我們政府充滿信心。
另外我們要對我們裝飾行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很多企業老板跟我探討一個問題,就是說,用一個典型的說,老朱,你覺得我們裝飾行業還能發展下去嗎?若干年以后還會有裝飾企業和裝飾產業嗎?那就是說紅旗還能打多久,已經憂慮到這個地步了,怎么回答這個問題?或者說怎么來思考這個問題,那么我們首先回到事情的本質,什么是裝飾企業,哪些是裝飾企業。
我這兒推薦一個定義,當然是我自己定義的,我認為裝飾產業,是以環境設計及其效果實現為核心業務的文化創意產業,當然文化創意產業屬于服務業,我們也可以說裝飾產業是以環境設計及其效果實現為核心業務的現代服務業。我認為是這樣,如果這樣來定義,那么我們的裝飾行業,環境設計,環境及效果呈現,只要有人類活動在人類的環境他都是需要的,所以說我們的產業,它是具有堅實的市場需求的,是一個基業常青的產業。另外我們裝飾行業的產業集中度還比較低,有利于想在這里面有所作為的優勢企業的快速成長,這個數據我就不說了。
回到剛才的話題,就是說能打多久,我回答了,我是這樣思考的,但是我們到這個行業當中這個企業應該怎么辦呢?有些人在問,我們是不是做點別的,還有甚至說我們干脆就是做別的,我們轉行,轉型,但是我以為他說的轉型其實他是說的轉行。轉型是什么,國家已經定義了,我們經濟轉型,國家說的是什么,轉型的本質是提升效益,用標準化的語言就是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這叫轉型,去干別的,那是叫轉行,要不要轉行,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我認為在我們行業當中的龍頭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可能要考慮轉型的時候就是考慮業務的延伸。尤其是像工程總承包,向其他的專業分包延伸,把我們自己的產業鏈完善,我們前面說了,總承包不給你,我們自己干總承包行不行,我覺得這種思路是可行的,尤其是我們的上市企業,他可以運用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手段,去向總承包延伸,這個我也不叫轉行,這是可以考慮的。但是對于要轉行的人,我是要比較善意的提醒大家,我覺得,你為什么要轉行呢,無非這樣幾個情況,第一個你不看好這個行業前景了,我剛才分析了其實行業前景還是蠻不錯的,第二個你自己覺得我在這個行業里面被邊緣化了,我沒法干下去了,我要轉行,這兩個我覺得都可以理解。
如果是你覺得這個行業不太好干,你本來干的很好,不好干,覺得別的行業可能好干,你轉行,那我勸大家是要謹慎。我這也舉幾句話,是我十幾年以前,媒體上發表的文章,我說叫抵制誘惑,堅持主業,我念幾段,因為企業的成功發展,有賴于對行業本質的把握。越是對一個行業專注和執著,越容易理解這個行業的各種風險的性質,找出化解的途徑,在熟悉的領域里面擴張,總比去開拓新的陌生領域風險要小,專注一個行業肯定比多個行業的成功發展,依賴于本行業的本身的把握。下面我不說了,那么我們還想在這個行業里面干,要怎么干呢,那就是說要創新驅動,勇于創新,開拓進取。創新無非是這幾個層次,第一,技術創新,第二,管理創新,第三還有商業模式的創新,四還有業務創新。
企業增長的方式無非是兩種,一種是規模的擴大,一種是效益的提升。尤其是在規模提升遇到阻力的時候可能更多考慮效益的提升,效益提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創新,尤其是技術創新。不只是一個企業,甚至一個行業一個國家當經濟遇到阻力的時候,突破阻力的方式都是依靠技術進步。拿我們裝飾行業來說,我認為現在有很多技術是有利于促進我們行業的創新的,甚至讓我們行業脫胎換骨。比如我們說建筑信息模型,我相信BIM不僅僅是一個設計軟件。當然它首先是一個設計軟件,它可能讓你設計的效果更好,設計的效率,但是同時如果把它延伸到項目管理,它對于項目的工程質量,成本安全的全面的掌控,是大有提升的。甚至它用于企業的管理,如果基于BIM搭建的企業管理機構設計體系,工程管理體系,就有可能是一個全新的裝飾企業,是一個2.0版本的裝飾企業。
互聯網泡沫又破了,但是泡沫歸泡沫,互聯網作為一個信息技術平臺,他實際上是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它作為一個資源整合的平臺,是有利于更精準,更細化的分工來提升效率的,我們怎樣利用這些信息技術來改造我們的企業,提升我們的管理品質,拓展我們的服務范圍,提升我們的服務質量,這些是需要我們企業家思考,更是需要企業家們去實踐、摸索的,但是大的方向肯定如此。
管理創新,項目管理、企業管理。公司管理,我就不用說了,我說的再多也是紙上談兵,今天有在座這么多的企業家我相信你們的思考比我深刻的多。
商業模式創新,我想講一下我們的上市公司,尤其是我們的上市公司,更應該注重商業模式創新,比如我們就應該充分發揮我們資本市場的投融資功能,以資本為紐帶,去拓展市場。以資本為手段,去整合產業資源,壯大我們企業。
業務創新。第一,我們應該關注研究服務于國家的發展戰略,拓展新的業務。比如一帶一路,通用航空,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無不隱藏著巨大的商機,只要我們自己揣摩。另外我們應該精耕細分市場,打造專業化服務能力,我們中國的企業界,尤其我們的裝飾行業,常常過度強調規模效應,而忽視了專業化分工的經濟驅動效益,而事實上,經濟發展首先是持續不斷的勞動分工的過程,其次才是規模效益。所以說我覺得我們企業家,應該更加關注專業化分工的經濟驅動效益,將專業化戰略置于企業發展的重要地位。
我這里跟大家介紹一些專業化的市場,你比如說我們現在覺得可能酒店,高端商業,高端辦公樓不行了,其實醫院就挺好,我這有數據,2016年底,我國有醫療機構98萬多家,醫院有2.5萬多家,2016年醫療工程的裝飾規模超過760億,舊醫院的改造規模也有370多億,加起來實際上一千多億,一點都不比我們高端酒店市場份額少,如果說酒店,中國的高端酒店跟國外沒什么區別甚至我們干的更好,但是醫療這個領域的裝飾其實我們的水平還是很初級很初級的,這需要更多的企業去摸索。養老市場,我們的銀發浪潮,我們怎么普及它的嚴重性,都不為過,所以說它也是有很多機會的。為了解決養老問題,第一,需要養老院,我這有一個數據,養老院基本上一年也是500多億的,還是最低最保守的數據,但是除了在養老院養老以外,更多的居家養老怎么解決?那么現在國家也在大力提倡推動建筑的既有建筑的適老化改造,包括家庭、社區,公共場所,都有大量的工作,當然這些工作可能很零碎,我們按照傳統思路我們想想招,你可能是有活干但是干不出規模,干不出效益,但我們只要覺得有需求,就一定有滿足需求的辦法。你只要能夠滿足需求去揣摩他,一定是有得到相對的價值的回報。
當然這些都是創新的內容,我們需要我們企業家去看的,因為軌道交通,鐵路,比如我這里特別說一下商品住宅全裝修,商品住宅全裝修這個實際上大家說了很久,其實這個市場的份額比我們想象的還大,我們現在全國的平均水平也就不到20%,最高的廣州大概70%多一點點,我們北京也就是20%多,而發達國家的建筑的全裝修,沒有低于80%的,有些地方說實話,你根本不可能找到什么毛坯房,這里面也是很大的市場。
當然我們又說了,精裝修真的沒法做,做了沒效益。我剛才看到的會議流程我就知道,今天我們有北京的一家企業,會來講講精裝修,他們全是干的精裝修項目干的很有效果,他們的分享肯定是很精彩的。我還知道深圳的中天,他其實也是干精裝修,基本上全是精裝修,效益也是不錯,主要是專業化跟差異化的發展,要想辦法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專業化優勢那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想說我們企業發展還有一條路,一定要想辦法擁抱資本,能上市的要想辦法去上市,剛才說了,你說上市不是很難嘛,難歸難,難難到哪我有一個判斷,因為我覺得問題很重要,裝飾企業上市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因為我們使用的上市的過程的版本太落后了,怎么說呢,資本市場是要講故事,我們金螳螂,從金螳螂開始使用1.0版本到資本市場講故事,當然可以自豪說就是1.0版本,我也是主創之一。從開始描述1.0版本的金螳螂,然后一直到最后成功上市的維業,一直到現在最近被證監會攔到門外的深圳中天、深圳時代,這些都是很優秀的公司,我告訴大家,都沒上市,因為他們一直使用1.0的版本,最后升級為1.9,1.99,就沒有迭代為2.0。1.0版本的裝飾企業是講不通了,那么我們要上市,一定要描繪一個2.0版本的裝飾企業,2.0版本是什么,我們今天主題是創新發展,要把我們裝飾行業根本屬性做一些變化。比如我們勞動密集型的建造業,我們要想辦法讓他增加他的文化創意色彩,增加它的技術含量,最好就是我剛才描述的版本,要把它上升為一個以文化創意產業甚至是現代服務業,現代服務業,文化創意基本上是關聯起來的。
最后,抓緊時間打個廣告。我們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最近成立了學術與教育委員會,目的也是在新時期,在這種大變局下,我們企業面臨很多問題,我們中裝協愿意牽頭匯聚研究院所,高校,企業的專家學者組織專業的學術團隊,構建產學研交流的平臺,加快我們行業的理論學術研究,構建行業的人才培育機制,一句話,為企業的發展,為行業的升級迭代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和人力資源保障,歡迎大家特別是希望大家在座的企業家積極的參與到我們學術與教育委員會來,積極的支持我們的工作,再打一個廣告,我們學術與教育委員會,準備在今年的6月13號,在深圳主持召開建筑裝飾產業發展論壇上舉辦成立大會,歡迎大家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