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子是很多人一輩子最大的投資,裝飾公司的任何一點失誤或者是瑕疵,都將會給消費者留下日后難言的隱患。
誠信問題是對裝飾公司的極大考驗,合同陷阱、增項漏項等,消費者是難以預防的。裝協積極、及時地對會員單位進行考察、內檢,制定承諾書等來完善會員單位的管理。常州裝協材料委秘書長黃建仁坦言,裝協讓68家會員單位在行業做到領袖、標桿的作用,以身作則,合力來實現常州市場環境的優化。
裝飾公司的門檻并不高,而資質同樣也可以輕易獲得,人們對選擇品牌裝飾公司的意識不高,這是形成常州裝修市場亂象的部分原因。黃建仁認為,常州裝修市場發展15年,市場很不成熟,存在70%的游擊隊30%的正規軍,比起上海、云南等地70%的正規軍,差別還是比較大的,但是跟江蘇其他市區相比,常州裝修協會這個民間團體所起到的倡導作用是相當大的。
裝飾公司增項或者漏項,都說明了誠信機制的不完善。出現裝修糾紛沒有一個部門來及時的予以處理,裝飾協會沒有政府職權功能,作為民間團體也只能起到引導、規范等作用,樹立起行業的標桿企業,為消費者的選擇起到了積極的引導。
業內人士表示,2012是裝飾行業誠信建設年。據消費者反映,結算與預算差別大、建筑材料的掉包是最為常見的現象。常州裝協為了打造健康的家裝市場,提高行業服務質量,打造2012放心家裝年,14家家裝單位每家支付5萬元誠信保證金,共計80萬元家裝誠信基金,加上裝協補充,組建成100萬元誠信保證基金,由市消協和晚報監督,對于確實存在質量問題的工程,行業協會會先行質量理賠。筆者認為,良好的誠信環境給需要裝修的客戶提供了放心的裝修環境,解決了裝修客戶因為在增項漏項中再次開銷的問題,同時建立了常州家裝單位進入了良性競爭的通道。
黃秘書長認為,誠信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相關執法部門的監管和行業的自律,我們規范、引導會員單位兌現承諾,也希望消費者選擇品牌、有資質的大公司,它們材料質量、漏項等問題很少。
在常州,裝修人群選擇正規軍和游擊隊的比例是3:7,因為裝飾公司價格沒有透明化,所以70%的裝修人群會選擇游擊隊,選用適合自己的低廉的價格。裝協建議會員單位制定合理、優惠的套餐,來協調市場合理化競爭。
常州家裝市場較高的消費水平能力帶動家居消費建材消費,同時輔助了中游的裝飾市場,在今年的形勢中,沒有太大的波動,所以裝協有更大的信心來建設好“誠信”。
由裝協倡議,14家家裝會員單位共建2012放家裝年,實際也是裝飾公司也是抱團打天下的一種表現,這裝飾公司讓各自為戰的局面得到了改變。
“有品牌和影響力的裝飾公司合同中貓膩比較少見,也有不少保障裝修者權益的款項,感覺比較省心。”筆者接觸的一位選擇14家會員單位其中一家的消費者說。
不管將來正規軍對游擊隊是收編,還是游擊隊被市場淘汰,筆者相信,常州家裝市場的市場必會得到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