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佳涵
院校: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編號:BS311
命題: 畢業設計類
作品名稱:遞進、半空間——武漢地鐵地上輔助設施設計
指導老師:胡琦
參賽形式:團隊
個人簡歷: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在校生
姓名:譚源
院校: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編號:BS311
命題: 畢業設計類
作品名稱:遞進、半空間——武漢地鐵地上輔助設施設計
指導老師:胡琦
參賽形式:團隊
個人簡歷:
姓名:楊迪
院校: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編號:BS311
命題: 畢業設計類
作品名稱:遞進、半空間——武漢地鐵地上輔助設施設計
指導老師:胡琦
參賽形式:團隊
個人簡歷:
返回大賽作品頁地鐵建設迅速發展,人們需求的不僅是便利快捷交通功能的同時也正關注地鐵地上輔助設施帶給城市景觀藝術化的特質,地鐵地上主要輔助設施分為地鐵出入口和地上風亭,而地鐵出入口和風亭作為地鐵地下連接地上出入口和排風換氣的重要的輔助設施,其形態也放映城市交通景觀整體面貌。地鐵地上周邊景觀更是地上輔助設施的延伸,出入口的交通換乘、人流的合理化疏散、導識系統的優化完善、道路景觀的美學處理,將城市道路的碎片空間合理化利用,重新整合,都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國內地鐵出入口和風亭藝術形態及周邊的景觀規劃的實踐性研究在城市交通景觀中是個全新的課題。本課題結合武漢地鐵二號線、四號線、三號線、六號線地上藝術風亭實踐項目的設計理念和表達方法,在滿足風亭通風功能的基礎上,為風亭在美學意義上的形態研究提供創新性思路,給城市道路景觀文化提供新的啟示,給城市交通景觀帶來更有活力、創意、獨特和時代感的城市形象。同時為武漢軌道交通總體藝術規劃提供有益的指導性意見。
近幾年,陳腐的裝飾,彌漫的廣告,模糊的標識,都曾困擾著行路者,于是我們又在不經意間對地鐵藝術進行著反思,這其中不乏藝術家的呼聲與領導的重視。地鐵作為我們每天上班、上學的重要交通工具,我們每天都會有一部分時間在地鐵上度過,因此對其公共藝術品的設計與定位是相當重要的。在公共對軌道交通承載運營能力要求不斷提高的今天,審美享受與精神追求亦將日益凸顯,軌道交通的新建設計與老區段改造亟需藝術理念的層次提升與藝術品的創意規劃,軌道交通公共藝術力爭成為城市有形文化的重要載體與國際形象窗口。這些公共藝術的設計與創作將與人們的生活和民族文化相結合,展現地方特色和提升整個地鐵軌道交通的藝術品位。同時,出入口周邊配套的道路景觀系統,如導識系統、無障礙設施、休息設施等公共設施的優化完善也能給市民帶來最。
地鐵,一種非常重要的現代城市交通,隨著城市發展和人類的需求迅速發展。以地鐵口為中心的一個小范圍輻射圈,各式各樣的人穿梭,因此體現出各類人群的需求,而同時,人也在密切與周圍的自然環境互相影響。那么如何能讓人、社會、自然三者,在如此一個小范圍圈子中做到和諧共存,是我們現在乃至于未來需要積極探討的主題。基于武漢地鐵建設的歷史文化、城市個性特色等因素,考慮到地鐵建設的文化需求,本設計說明就武漢地鐵地面輔助設施優化設計進行了充分的說明。著重從武漢地鐵地面公共空間的藝術定位與視覺設計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對于現代城市地鐵文化與人文生態環境的和諧關系等進行了較深入的論證。通過查閱資料并實地考察研究,從優化設計“地面鋪裝、周邊綠化”兩點,緊密結合地鐵站口周圍各因素,用設計語言闡述其兼顧藝術性、地域性、場所性、功能性的武漢地鐵地上輔助公共綠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