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請中建三局裝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晏緒飛先生,他演講的題目是《品牌是建筑裝飾企業的靈魂》。
晏緒飛:品牌是建筑裝飾企業的靈魂
中建三局裝飾有限公司總經理 晏緒飛
晏緒飛:各位同仁、媒體朋友們:
十分榮幸能夠參加此次盛會。在此,我代表三局裝飾向中裝協各位領導長期以來的悉心指導、各兄弟單位的鼎立支持和媒體朋友的熱心關注表示衷心的感謝!
三局裝飾成立于1985年,是國家最早批準成立和最早一批擁有建筑裝飾最高資質的企業之一。近三十年來,我們一直以“以人為本,拓展裝飾藝術空間;服務社會,建造綠色精品工程”為己任,承接了如中央電視臺新臺址、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武廣客運專線武漢站、深圳證券交易中心、廣州西塔四季酒店、上海世博會加拿大館、意大利館和深圳T3航站樓等一批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工程。同時也獲得了近百項如魯班獎、全國建筑裝飾獎等業內最高獎和近百項國家專利。
今年是百強評價推介活動的十周年慶典之年。回顧十年,感慨萬千——和在座的大家一起,我們“不知不覺”地完成了中國建筑裝飾業一個偉大的歷史轉變——從無序發展到品牌競爭。今天,我試著總結了一組詞語——齊步走、正步走和跑步走,意圖探尋行業發展和企業品牌的關系。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何謂“齊步走”?“齊步走”就是萬馬齊喑、齊頭并進。我想請在座的各位回憶一下,在百強推介活動之前的建筑裝飾業是個什么樣子?2002年底,20多萬家裝飾企業,完成6600億元的產值,平均每家完成產值不足330萬。這時期的總體表現是,企業發展大同小異,企業競爭基本無序。換句話說,就是企業特色不明顯,市場發展不規范。當然,今天我們談論“齊步走”的年代,并不是要苛求年代,相反,我們應該感恩于那個時代。正是由于時代環境的磨礪,才有了今天“百強峰會”的相聚。正是由于那個生存的年代,我們關注的是自己的肚子。為了企業的生存,我們更多注重于市場營銷問題,至于“品牌”當時還只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
“正步走”就是百舸爭流、標準制勝。從裝飾百強評價推介活動開始的2002年到“十一五”末的2010年,我們將其定義為“正步走”的年代。無論是從產值6600億增長到2.1萬億,還是企業數20多萬家減少到14.8萬家,都力證了這是建筑裝飾業科學發展的時代。現在我們很難說,是“扶大、扶優、扶強”的百強評價促進了建筑裝飾業的科學發展,還是建筑裝飾業的科學發展催生了“扶大、扶優、扶強”的百強評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扶大、扶優、扶強”的“品牌推介”絕對符合了行業要求規范化運作、企業需要標準化管理的趨勢。收入總額、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市場評價、重大質量安全等事故的評選指標,都逼著我們必須進行標準化管理才能在百強企業排名上有一席之地。應該說,在這一點上,百強企業評價或者說行業發展所形成的“倒逼機制”是十分明顯的。
這是一個發展的年代,我們既要考慮肚子更要考慮面子。強烈的品牌意識和推介欲望已經形成。最為實際的是,百強排名已經成為評估企業實力的重要依據,獲得了社會的充分認可。這時期,和大家一樣,我們無論是從企業基礎管理還是項目標準化施工,無論是產業鏈的拓展還是企業文化的升華,都關注著客戶的需求、關注著行業的走勢。為了品牌的打造,我們提出并實施如“管控與服務一體化”、“策劃先行,過程管控”、“以設計為龍頭,還原設計精髓”等理念;為了品牌的打造,我們倡導綠色施工、積極推進技術研發和推廣工作,運用信息化手段促進管理創新等。
從“十二五”開始,我們進入了“跑步走”的年代,在這個時代就是群雄爭起,品牌為王。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征”。我的解讀是,對于建筑裝飾業而言,這是一個升級換代、追求品牌的年代。無論是發展理念的創新還是企業管理的升級,其最終的市場表現形式都是“品牌”。然而,這個時代的“品牌”推廣工作卻十分艱難。以我司2011年的百強排名為例,雖然我們在產值、利潤等方面每年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但仍然無法與業內優秀兄弟比肩。我們充分意識到,無論是從規范市場的競爭還是自身管理的升級,“品牌”已經成為裝飾企業的內在需求,已經成為裝飾企業的靈魂。在座的各位都是業界的大佬,我沒必要班門弄斧地去闡述品牌的重要性,只是粗略談一下,在當前行業發展背景下,對于“彰顯品牌”的一些認識。我想,只有認識了這一點,才能打造真正的品牌。
首先,我認為彰顯品牌其實質是彰顯人格魅力。若把企業當作人,那么企業品牌就是人格魅力。如大家所知,三局裝飾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央企的裝飾企業之一。受體制和機制的影響,如何保證在公司高層、員工不斷更新的情況下,一如既往地保持“彰顯品牌”的決心?幾十年來,我們的經驗是,提升包括每位員工在內的團隊的魅力,或者說是與時俱進地保持企業科學的人才觀。“與時俱進”,是因為我們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除了是個人發展的一般規律,還是人才成長與行業發展的關系學。我們不可否認,行業發展所帶來的人才需求的變化是巨大的。就目前而言,人才的主要需求是更加追求價值的實現,不再以金錢為唯一的標準。因此,我們提倡“體面生活”。我們關注個人所長,倡導“七成用人法則”,出臺“業績管理辦法”、“執業資格管理辦法”和相關“專業職級認證”,特別是打通專業崗位職業晉升通道(在三局裝飾,被評定為“一級職級”的專業人才,其待遇與公司總經理大抵相同)。魅力來自于實力。我們的一切做法就是“人盡其才”,讓每一位人才都擁有實力,都能散發出魅力。
另外,彰顯品牌其實質是彰顯產品品質。品牌源于品質。我們都是“美”的創造者,賦予冰冷的鋼筋水泥或溫馨或莊嚴或華麗的生命。以前,我們追求“精品工程”,所謂“精品”大多數是以“滿足業主需求”為最高準則,“品質”的基本內涵被定義為“業主的精品”。這些年,特別是進入“跑步走”的這兩年,我們同樣追求“精品”,可是其內涵卻發生了十分大的變化:滿足業主的需求是最基本的要求,關鍵看是否滿足我們企業自身的標準、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和趨勢、是否能夠引領地區或行業的發展。今年3月,我們在天津市美術館成功安裝了國內已知最高的玻璃肋全玻幕墻(14米高),此次形成的科技成果已被列入2012年度湖北省建設科技項目計劃。評委專家的意見是,“本課題的研究在行業內填補了此方面的空白,對現有玻璃幕墻規范的修編和制定具有參考指導意義。”由我司負責施工的廣州西塔四季酒店總統套房、皇室套房和所有公共區域的大部分收口均為金屬與石材,或金屬與木材的“硬碰硬”,其施工難度顯而易見。業界的同仁們基本都知道,四季酒店一向以高標準、嚴要求著稱,事實上在早期四季酒店的業主特別是美國的業主也并不看好國內建筑裝飾企業。但在我們完工后,四季業主卻給出了極高的贊譽,“這是我們見過的最好的四季酒店”。我想,這不僅僅是對我司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對中國建筑裝飾業的認可。這就是新時期的“精品工程”。“品質”已被定義為“社會的精品”。只有社會的認可,才會有品牌的彰顯。
第三,彰顯品牌其實質是彰顯創新的能力。和在座的大家一樣,我們都明白創新能力對一個企業品牌的重要意義。但事實上,我們也深知,創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客觀而言,建筑裝飾業其技術含量并不高、施工工藝漸趨成熟,做出“石破天驚”的創新難度很大。但這是一個“升級換代、追求品牌”的年代,不創新就沒有發展,不發展就沒有品牌。業界優秀的兄弟單位做出了探索,比如幾家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模式,他們在生產關系上的創新令人耳目一新,讓傳統建筑裝飾業有了新的活力。其實無論是“工業化和標準化”還是“部品標準化、加工機械化、部件成品化”等都是對生產關系的一種創新,但更多的裝飾企業,沒有這樣的條件和機遇,在生產關系的創新上顯得步伐不夠。因此,更多要關注的就是生產力三要素之一的勞動者的變化。在三局裝飾,我們結合目前行業和企業的發展現狀,對勞動者的“創新能力”進行了新的注解:快速理解和執行新的需求、不斷改進和集成好的方法。我們認為,這也是一種創新能力。
裝飾行業是永遠的朝陽行業。未來的路還有很遠。面對“以后怎么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小平同志的一個故事:小平同志的女兒問,“長征時候您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小平同志的回答十分簡單——“跟著走”。我想,在裝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長征路上,我們也要“跟著走”,永遠跟著國家的方針走、永遠跟著裝飾協會走、永遠跟著優秀兄弟企業一起走。我堅信,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裝飾行業輝煌燦爛的金光大道。
最后,預祝本次峰會圓滿成功!預祝各位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大家。
曾嶸:晏總的三步:齊步走、正步走和跑步走很有意思。百強十年,正是兄弟單位的你追我趕,創建了裝飾行業如今的大好局面,愿大家一起跑向美好明天。
葉遠西 | 楊震 | 王全國 |
李介平 | 沈俊強 | 王建中 |
范志全 | 晏緒飛 | 阮祥利 |
胡正富 | 李爾龍 | 張玨 |
洪宇 | 韓力偉 | 葉玉敬 |
解彥輝 | 周淑云 | 胡亞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