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針對坐便器等3種節水產品的抽查監督結果顯示,18批次不合格品全部為智能坐便器、潔身器,單品類不合格率達四成,且均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合格項目。而歐路莎、冠珠、浪鯨等衛生陶瓷領域的知名品牌,更占據了黑榜的“半壁江山”。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坐便器行業剛剛起步,嚴重缺乏監管、規范,部分企業對生產標準置若罔聞或無知導致了現在的局面。不過,此次國檢后大家已經集體悔過,提升了生產工藝。
智能馬桶四成不合格
不合格品存隱患危及人身安全
據了解,此次檢測是國家在坐便器產品抽查中首次對智能坐便器產品開展的監督。本次共抽查52種普通坐便器、25種整體式智能坐便器、20種獨立式坐便潔身器(電子馬桶蓋),其中18批次不合格產品全部來自智能坐便器、潔身器。
為突出抽查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項目,國家質檢總局重點檢驗了輸入功率和電流、發熱、工作溫度下的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耐潮濕、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接地措施、耐熱耐燃和安全水位等安全項目。結果,眾多品牌均在這些最基本的項目上折戟。
不合格項目的重災區之一是智能坐便器產品的坐圈耐燃性能。據悉,耐熱和耐燃是電器安全標準強制性要求,若電器產品中的非金屬材料耐熱耐燃性能不符合要求,當產品出現故障或過載時,可能會發生冒煙、起火等事故,直接危害使用者人身安全。此次共17批次產品坐圈材料耐燃試驗不合格,主要原因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沒有添加阻燃劑或未足量添加阻燃劑。歐路莎、浪鯨、貝朗、冠珠、阿波羅等品牌產品,均存在該問題。
另一嚴重不合格項目是智能坐便器產品接地措施。據悉這也是電器安全標準強制性要求,該項目不合格可能會造成觸電事故。3批次產品存在此問題,浪鯨的產品再次中標。還有1批次產品,發熱不符合標準要求。烘干人體用熱空氣溫升值過高,會對使用者造成傷害。
馬桶起火事件不少
部分廠家對安全標準不了解
回顧以往的新聞,智能馬桶起火事件已經發生過多起。2013年,家住東莞的劉先生家東鵬智能馬桶起火。“整個馬桶已經坍塌,只剩下塊狀結構,馬桶插頭連接的插座左上角融化。”當時有業內人士曾分析可能為馬桶圈不阻燃。據《江淮晨報》報道,2012年合肥某小區的任女士租住的房屋內,上海“歐路莎”衛浴公司生產智能馬桶也自燃剩下一個底座。以上兩起事故均未公布最終事故調查原因。2014年12月,據《華商報》報道,西安袁先生家智能馬桶同樣發生了自燃,廠家解釋是由于線路老化導致。
針對智能坐便器的生產標準中,到底有沒有嚴格的安全規定呢?有業內人士指出,智能坐便器目前還沒有完整的標準。該產品馬桶圈部分按照家用電器標準規范,下半部按衛生陶瓷標準生產。隨后,記者查閱了《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坐便器的特殊要求》(GB40706.53—2008),其中對接地措施、耐熱和耐燃等都有明確的規定。既然標準有明確規定,為何還有這么大比例的產品在涉及人身安全的重要項目上不合格?
圭玉純無機涂料創始人【中裝新網訪談】國貨之光單組分純無機涂飾材料——硅晶瓷的發明人、西南石油大學教授張連紅博士解讀純
多屏董事長王勇【深度】多屏董事長王勇對多屏董事長王勇從多個維度對產品經營進行專業分析和分享并對門窗市場進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