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材料與合同嚴重不符
在房屋裝修施工過程中,水電(電線線路、水管管件)、瓷磚、地板、櫥柜、五金、燈具等的施工都可能隱藏著諸多黑幕。甚至,在一些因裝修引起的糾紛中,施工方打人事件讓矛盾不斷升級。
案例三: 裝修未按合同執行致矛盾升級
去年12月,上海市虹口區童先生與上海大顯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了裝修合同,但在施工過程中,童先生反映,上海大顯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并未按照合同約定,在施工前讓業主驗收其提供的材料,房屋裝修所使用的材料也沒按照合同約定的內容(所提供材料的型號和規格不符)進場,且已經用于施工。其中有建筑用膠水,合同中約定為“中南”牌環保型膠水,現場使用的是“中南”牌普通膠水;墻面涂料,合同中約定為“多樂士二代五合一”墻面漆,現場使用的是“多樂士金裝五合一”墻面漆;五金配件,合同中約定為“海蒂詩”抽屜導軌,現場使用的是雜牌的抽屜導軌。另外,部分建筑配料的品牌也不符合合同的約定。
對此,童先生提出異議。但令人沒想到的是上海大顯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非但沒有進行積極處理和反饋,還推說“他們都是這樣給客戶提供裝修服務的。” 更有甚者,童先生在和上海大顯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工頭楊**提出異議時,對方還動手打人,造成童先生受傷。經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驗傷證明童先生為“頸部、右手軟組織挫傷。”
低價裝修套餐 多存增項陷阱
目前,在湖南長沙有很多形式的裝修套餐,最大亮點是價格低廉。表面上看上去裝修套餐很劃算,但實際上,低價套餐在做報價時要增加許多必須的裝修項目,如果消費者一時沖動,只看到套餐的低價就下定單,則很容易被“套牢”。裝飾公司開始施工時,消費者就會發現有很多服務并不在套餐之列。
目前,家裝市場上的套餐報價,都對某一些施工項目和材料用量做了限制性的規定。如果超出規定量,業主就要掏大額的增項費用。一般裝修增項會出現在房屋水電線路施工、陽臺防水、門改造、櫥柜增項等項目上,使裝修總價一下翻升幾倍,業主本來想通過套餐裝修省點錢,結果裝修下來總價并不低。如果裝修公司宣傳“0增項”,更是純屬忽悠了。
對此,不少裝修業主表示“家裝套餐的廣告宣傳很容易形成誤導作用,而商家就是打出這樣的低價套餐來吸引顧客,實際操作中靠增項賺取利潤。”
案例四 看清裝修預算單
正準備裝修婚房的馬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困惑:在同一個家裝市場里,同樣是面積為100平方米的新房,一家公司的預算報價是8萬元,而旁邊的另一家公司預算報價卻只有6.8萬元,幾乎相同的裝修內容,在價格上竟然相差上萬元。
裝修報價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對此,業內人士指出,裝飾裝修中的費用大體包括設計費、主材費、輔助材料費、工時費、管理費和稅金。裝修項目和工程量的多少是影響整個裝修報價的直接因素,同時裝飾公司的規模、資質、等級、管理制度的不同,也造成了預算報價的差異。
到目前為止,某些裝修公司利用消費者的不懂行,在報價上玩“花活兒”的現象仍然存在。所以業內人士建議,正準備裝修的業主不要單純以裝修公司給出的最初預算報價來選擇家裝企業。沒有時間和專業常識的業主不要只盯牢價格,可以用以下“三看”來防范報價單貓膩。
一、看設計圖紙。設計圖紙是裝修房子的總規劃。可以先不看報價單,要求裝飾公司根據設計圖把所有需要用到的材料都在報價單中標注出來,并在合同中詳細注明自購以及代購的材料,然后拿定主意不對設計做任何改變,那么最終的裝修費用將和報價單費用非常接近。
二、看主材。主材費用是占據裝修支出的大頭。事先了解市場上通用的主材或者喜歡的主材規格、價格、款式、品牌等,看報價單詳細清單時,首先看主材是否有問題。
三、看施工工藝。施工工藝決定著房子的裝修質量和使用壽命。裝修前,對室內裝修的大體施工工藝有所了解,知道墻面涂層要刷幾次、地面處理分幾道工序等,同時選擇口碑較好的裝修公司,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障房屋的裝修質量。
房屋裝修是個整體工程,正準備裝修的業主還須看清楚家裝市場背后隱藏的潛規則,多注意合同條款所包含的限制性規定,警惕家庭裝修消費陷阱。
圭玉純無機涂料創始人【中裝新網訪談】國貨之光單組分純無機涂飾材料——硅晶瓷的發明人、西南石油大學教授張連紅博士解讀純
多屏董事長王勇【深度】多屏董事長王勇對多屏董事長王勇從多個維度對產品經營進行專業分析和分享并對門窗市場進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