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裝修過房子的人都知道,房屋裝修是件勞心又勞神的事情。由于需要考慮的方面很多,消費者又沒有專業經驗,因此有關房屋裝修方面的投訴也比較多。網絡上曾經有一句流行語:“如果你愛一個人就為她去裝修房子,但如果你恨一個人就讓他去裝修吧。”雖然是句調侃的話,但道盡了裝修時遇到的種種煩心事。
裝修房子,從墻面,到地板,再到家具,哪一步都要處處小心,為了防止出現質量問題,很多消費者還是愿意選擇大品牌,一般來說,大品牌的產品不僅質量有保證,售后服務也會比較周到。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有些所謂的大品牌并沒有為消費者提供質量讓人放心的產品,在消費者提出質疑之后,還與消費者百般周旋,不解決實際問題。
事件回顧:
遼寧的郭女士反映,她在去年12月購買了圣象牌地板,型號為BR3110,安裝時就發現氣味很大,當時她要求師傅先不要安裝。師傅承諾說,圣象地板是大品牌,安上之后當天就能入住,郭女士只好答應先安裝地板。第二天,郭女士找到了經銷商,說地板氣味很大,然而對方堅持說自己是大品牌,不可能有味。
郭女士:我是沖圣象地板這個大品牌去的,1月7日給我鋪地板,當時有味,師傅說沒味,圣象地板是大品牌地板,今天鋪,晚上就能住。我說師傅先別鋪了,師傅說沒事,這就是木頭味。我說不是木頭味,有點嗆人味,鼻子難受,眼睛疼,呼吸道就不舒服。但他還是鋪完了,第二天味特別大,我們就去圣象地板那兒找老板,老板就說地板不可能有味。他們就一直否認不能有味。
對方不承認地板有問題,郭女士便要求經銷商去家里查看實際情況,半個多月后,經銷商到郭女士的家里查看,但對方的說法讓人匪夷所思。
郭女士:我說那你去看看有沒有味。他說行,過兩天就去。但隔了半個多月他才來,我說大冬天還開窗戶放味呢,還這么大。他說嗅覺不好,聞不著,還說冬天有地熱,等地熱停了就沒有味了。后來4月1日停的地熱,這多長時間了,味一點都沒變,我還天天開窗戶呢。
經銷商開始說是木頭的味道,之后又說有地熱,地熱沒了味道就沒了,甚至還說自己嗅覺不好,聞不到。這樣的理由讓郭女士無法接受。于是,郭女士就撥打了圣象地板的售后服務熱線,在屢次投訴失敗之后,她聯系了圣象地板遼寧地區的銷售負責人,這位負責人讓郭女士與當地經銷商、也就是郭女士買地板的商家協調。但郭女士對協調的結果并不滿意。
郭女士:我找了客服,一說投訴,他就把電話掛了。后來給遼寧省一個經理打電話,他來了以后說也聞不著味,說嗅覺不好。我說圣象地板來的人嗅覺都不好,我們怎么嗅覺都好?那個經理就給推到當地的經銷商,現在我們處理,退要扣我2千塊錢折舊費。我說我一天都沒住,還受到傷害了,怎么能扣我折舊費?
郭女士說,房子是兒子買來結婚用的,地板裝上快半年了,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她心急如焚。
郭女士:孩子眼看要結婚,屋里住不下,東西也不敢弄,買的東西都在那兒存著。現在屋里什么東西都沒有,到現在地板味也出不去。
為了了解整件事情的經過,記者隨后撥打了圣象地板的客服電話,由于郭女士多次打電話投訴,顯然對方對于郭女士的情況已經比較了解。
客服:您所謂的氣味我們沒有辦法判定,除了水和空氣沒有氣味,剩下都有氣味,但是您所謂的氣味又說睜不開眼睛、刺鼻,我也沒有辦法告訴你是怎么產生的,正常一塊木頭還有木頭味呢。超標是大事,圣象地板做這么多年,我們對甲醛的問題是非常有信心的,客戶投訴凡有氣味的都送去過檢測,沒有一個檢測出超標的。如果是檢測出來超標,那我們肯定把地板退了。大家可以去檢測,送到權威機構,我們圣象地板自己的實驗室能不能承認我不知道,但是肯定也是具有法律依據的。
客服人員還說,如果要證明地板有問題,可以拿到圣象地板總公司去做檢測。然而檢測的地點竟然是圣象公司自己的實驗室,這樣的檢測結果能讓人信服嗎?記者隨后又找到了圣象地板遼寧地區銷售負責人吳先生,吳先生說,郭女士的地板已經送去圣象地板上海總部檢測,結果是甲醛含量并不超標,質量沒有問題,如果郭女士有疑問,可以再到第三方機構檢測,如果有問題,圣象地板會承擔全部費用。但是郭女士不同意去第三方機構檢測。
記者了解到,目前郭女士正在和當地經銷商孫先生協商,為了了解協商的進度,記者又聯系了到了孫先生。
孫先生:她在我這兒選完地板以后,對地板提出質疑,說整體裝修完之后有異味。我們當時第一時間到了現場,說整體裝修異味不是地板產生的,而且是整體裝修當中產生的味道,有質疑可以對產品進行檢測,如果檢測有問題,我們負擔全部責任。因為我們第一時間到現場去了,地板整體裝修完事了,屋里有異味也屬于正常。裝修完之后,各部分是由不同材料組成的,說問題就是地板所產生的,沒有依據。第一,是觀察的;第二,她不愿意馬上進行檢測。后來我們說不找也可以,把剩余沒安裝的地板返回來,我們返廠,我們用快件寄到客服,客服以最快的速度檢測。檢測完之后,認證地板質量沒有任何問題,完全符合地板質量的要求。但她還有質疑,我們說你可以找第三方,包括消協、技術監督部門,包括有權威資質的檢測部門,形成書面材料,證明地板有問題,所有問題我們都承擔。
孫先生的說法,聽上去很有道理的。既然圣象方面已經承諾,如果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出地板有問題,圣象地板將會承擔一切費用。那么郭女士為什么不去做檢測呢?郭女士對記者說出了她的顧慮。
原來,與郭女士有同樣遭遇的還有一位當地的消費者王大媽,她家里安裝的地板與郭女士家里安裝的是同一個型號,只是顏色不同。安裝之后,發現地板也是氣味難聞,家里老人身體又不好,沒辦法居住。王大媽多次找圣象地板方面協調,還投訴到了當地的消協,同時做了第三方檢測,來來回回折騰了2個多月,最后檢測報告顯示的是,甲醛釋放量為每升1.3毫克,而甲醛含量不合格的標準是大于每升1.5毫克。也就是說,這份檢測結果顯示地板沒有問題。王大媽沒辦法,只好找人把地板拆除,自己承擔了地板的部分折舊費用,最后算是把地板退了。然而,即使地板退了,王大媽心里卻始終有個疙瘩,盡管檢測結果沒有問題,可是家里味道大的無法居住的確是事實,應該如何看待檢測報告?
有了王大媽的先例,郭女士就有了顧慮,即便自己掏錢去做了檢測,最后的結果很可能還是地板沒有問題,自己仍舊要損失一定的費用。而且,既然王大媽家安裝的地板與自己家安裝的是同一種型號,為什么銷售商還能繼續銷售這款有問題的地板呢?說到這里,郭女士很無奈。
郭女士:人家出現問題以后,質量本身有毛病,怎么還能賣這樣的地板呢?所以現在我說不要這個地板了,我要換地板。他當時賣那么貴,我覺得圣象是大品牌,買個環保的,沒想到現在造成這個后果。我們老百姓辛辛苦苦掙幾個錢,買完地板一天沒住就有味,還要折舊費,地板拿走還接著賣,這不是坑人嗎?
從記者調查的結果來看,圣象的客服、遼寧地區的銷售負責人,以及當地銷售商孫先生,都在強調,每個人的嗅覺不同,有氣味不能證明地板質量有問題,他們只看檢測結果,只要檢測結果說有問題,他們就退。沒問題的話,就不能退。從他們的言語中,似乎對檢測結果相當有信心。
地板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到底應該以什么標準來衡量?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結果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討論了。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曾表示,我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機構基本上都是依附于相關部委。而我國的相關部委往往都設立自己的檢測機構,這些檢測機構也曾經出現過偏袒行業、掩蓋行業問題的事情。所以消費者不相信第三方機構的檢測結果是可以理解的。
據記者了解,家居行業至今為止還沒有統一的三包規定,這也是消費者購買家居產品之后遇到問題不能得到妥善解決的一個“先天壁壘”。居然之家總裁汪林朋表示,目前家居行業有一些三包規定,但年限和細則參差不齊。一是企業自己制定的,時間長短不一,短則1年,長則終身,但所謂終身保修也常常停留在口頭上。二是部分行業協會制定自身品類的相關規定,比如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規定裝修基礎工程保修2年,防水工程保修5年。基本上整個行業在售后,維修和三包方面沒有統一動作。
圭玉純無機涂料創始人【中裝新網訪談】國貨之光單組分純無機涂飾材料——硅晶瓷的發明人、西南石油大學教授張連紅博士解讀純
多屏董事長王勇【深度】多屏董事長王勇對多屏董事長王勇從多個維度對產品經營進行專業分析和分享并對門窗市場進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