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寧赴港上市背后:民營精神專科醫院有多賺錢
來源:第一財經網站 時間:2015-11-13 14:31:37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又一家國內的民營醫院即將登陸港股,而這次的上市企業備受矚目多少與它的服務對象相關:這是一家專門服務于精神病患者的專科醫療集團。
根據公開信息,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6個月,康寧醫療集團的兩大主要營收板塊:醫療服務和藥品收入分別高達1.12億及4223萬元,上半年集團總業務毛利率達到了40.6%。
“精神病醫院的選址不需要在城市的核心地區,房租、硬件投入比較低,同時它又不是一個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的疾病,是依靠藥物、理療為主的慢性疾病,回報比較穩定。”在國內首家精神專科醫院溫州康寧醫院股份有限公司(02120.HK)宣布其登陸港股計劃后,弘暉資本創始人、2013年參與鼎暉及福德資本進行聯合投資的王暉如此回憶自己當年的投資邏輯。
治療費用不低于癌癥
精神疾病的治療費用可能比普通人預料的要高很多。與康寧的營收模式相近,多數的民營精神專科醫院收入主要來自于醫療服務以及藥物。
在位于上海市長寧路1355號的上海新科醫院三樓,5名病人正躺在病房里做著一種名為經顱磁的理療。
作為一種治療精神分裂、抑郁癥的理療手段,經顱磁在新科醫院的收費每次約為2000元,嚴重的精神病患者每天需要一次,每個療程五次。在公立醫院,這個項目的收費為千元不到。
而另一種治療嚴重精神分裂的理療項目電休克療法,在公立醫院的收費為800元一次,每個療程需要10~12次,民營醫院的收費可能還會貴兩到三倍。
相比較理療收費,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同樣不便宜。
奧氮平,一種治療精神分裂的常用藥物,進口的售價為300元/盒,合資企業為140元/盒。而每盒的劑量僅夠服用一周時間,精神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每月的消費就達上千元。而這,只是這些精神病人需服用的長期藥物中最普通的一種。
“精神疾病的治療費用并不比癌癥少。”隸屬于莆田系仁濟醫療集團的新科醫院行政院長陳志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常情況下針對精神疾病的檢查在民營醫院一套下來就需要三四千,而且不能進醫保。”
通過了解得知,作為一種慢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常常需要反復進院治療,每次住院兩三個月、花費三四萬是常態。
上一篇:安徽合肥市2019年將建設國際化O2O數字醫院
下一篇:福建:醫療機構“抱團” 打造醫療聯合體